排序
《老子》63_05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是以’以下十三字。”
《老子》19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令’,去声。‘屬’,音烛。《音辩》云:‘令,善也。’王弼、司马公注作平声。今从古本。‘屬’,《释文》‘连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其脆’,陆‘脆’七岁切,李‘危也’,谓‘嗜欲未坚,如物危脆’。‘易泮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作‘破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5_吴澄
吴澄云:“‘唯’、‘阿’皆应声。‘唯’,正顺;‘阿’,邪谄。‘幾何’,言甚不相远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合抱”,两臂围拢,形容树的粗大。“毫”,《说文》作“”,隶作“豪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,豕,鬣如笔管者。出南郡。从希,高声。豪,籀文从豕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豪,亦作‘豪’。‘豪...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荒兮其未央哉’,‘央’,《音辩》云:‘中正也。’谓众人之荒於外学,其未知中道之中正哉!此兴叹也,人不知自然之道,则处事接物,牵於人欲,或偏或倚,或过或不及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10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聖人不作於意,不生於心,因物付物,顺其自然。物之得全於聖人者,咸若其性,咸遂其生,周应无穷,随宜处妙,惟其无為,故无敗矣。随事处事,合乎当然,事之得成於聖人者,上下安其...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7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‘如春登臺’與十五章‘若冬涉川’一律,河上公本作‘如登春臺’,非是。然其注曰:‘春阴阳交通···登臺观之··’是亦未尝以‘春臺’连文,其所据本,亦必作‘春登臺’,今传...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9_王先慎
王先慎云:“王弼注:‘學不學,以復衆人之過。’‘歸’字疑衍。”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苏‘若’作‘如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、苏辙本经文作“若”,而注文作“如”。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、高翻作‘故以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我’上并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知此稽式,是謂玄德’,傅奕、王弼同古本。‘稽’,古兮反,考也,同也,如《尚书》‘稽古’之‘稽’。此用智、不用智两者,亦是考古之法也。能知此考古之法,是謂玄遠之德也。”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沌沌’,愚无知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‘圣人愚芚;’司马本作‘沌’,注云:‘浑沌不分察也。’又《在宥篇》:‘浑浑沌沌;’郭注:‘浑沌无知。’与下‘昏昏’、‘悶悶’相应。...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2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,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8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我獨悶悶’,‘悶’音门。‘悶悶’,犹憒憒若昏。‘悶悶’,明道若昧也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一作‘海’。‘忽若晦’,昏默而无所见也。”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處上而不压抑,则民不以為重;處前而不壅遏,则民不以為害。”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有已’,各本作‘有以’。‘我獨頑’,河上、王弼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二‘民’字(另一‘民’字指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之‘民’),王弼作‘人’。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水海按:今王弼注云:“使民不用,惟身是宝,不贪货赂。故各安其居,重死...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‘德’作‘得’。范、磻溪‘惟’作‘唯’。臧疏、宋河上、馆卷本凡‘惟’字并作‘唯’。《理惑论》引此二句文同(‘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’)。按:‘孔’借為‘空’,声同东类,...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鄰國相望’,林‘望’一作平声。‘聲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并作‘音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吴澄本作“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”。则与俞说合。然譣之帛书甲、乙本,经文语序则与王弼本等同,可证王弼本等本语序不误。
《老子》81_03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善言不辯,辯言不善;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’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自今及古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;一作‘自古及今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、苏、吕、葛、赵‘吾’作‘我’,吕、葛、赵‘我’下有‘道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企者’,‘企’苦赐反,河上作‘跂’。‘跨’苦化反。”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《韩非子》、王弼、傅奕同古本,则范见傅、王二本并作‘持而寳之’。‘持而寳之’与九章‘持而盈之’文例一律。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我有三寳,保而持之’,是荣作‘保而持...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3_水海
水海按:“伐”,功伐,功劳,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“且旌君伐”,杜预注:“旌,章也;伐,功劳。”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”孔传:“自功曰伐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》...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7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古本‘成器長’上有‘為’字。成器者,大官也;為者居也;盖古代工官通用,故大官亦名‘成器長’。今本脱‘為’字,谊不可通。”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弗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母铎部,为同音假借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想尔本、馆本、遂州本“或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