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張,施弓弦也。’盖施弦於弓时,弦之位高,則抑之;弦之位下,則舉之;弦之长有餘,則損之;弦之长不足,則補之。天道正如是耳。”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不離’,‘離’力智反。”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'按:《说文》:'契,大约也。券,契也。'古者契券以右為尊。《礼记·曲礼》:'献粟者執右契。'郑注:'契,券要也,右為尊。'《商君书·定分篇》:'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。主法令之吏,...
《老子》01_01_校笺_05_杨兴顺
杨兴顺云:“在古代圣人中,老子首先把‘道’当作哲学上的范畴而给以各方面的论证。老子认为‘道’是自然界、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法则。在老子哲学中,‘道’意味着普遍存在的、视之不见的、与物质...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天下希及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天下希能及之矣’,语意完足,今据补正。乙本句末亦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释文》、《群书治要》及遂州本‘芻’作‘蒭’。李文仲《字鉴》曰‘芻,《说文》:刈草也,象包束草之形。从二屮,即草字也。俗又加草,非。’《吕氏春秋·贵公篇》高诱注引《老子...
《老子》06_03_校笺_03_洪颐煊
洪颐煊云:“按:‘勤’通作‘廑’字。《文选·长杨赋》李善注引《古今字诂》:‘廑’,今‘勤’字也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晋灼曰:‘廑,古勤字。’《说文》:‘廑,少劣之凥;’言其气息綿綿若存...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磻溪‘猶’作‘由’,古通。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正义曰:‘古者猶、由二字义得通用。’又《孟子》‘由水之就下,由反手也,由弓人而耻为弓,由己饥之也’,以‘由’为‘猶’;...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范见王本作“衣被”,与今王本作“衣養”殊异。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吾者,指王侯而言。作,动起也。鎮者,安也,重也,壓也。无名之樸,道也。人之心易塞而难虚,易动而难静,易迁而难守,易变而难常,虽已相化,而或有復為外物所动,欲起妄作者,则...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“沌”,愚昧无知貌,混沌无知。《玉篇·水部》:“沌,混沌也。”《集韵》:“沌,混沌,元气未判。”又云:“忳,愚貌。《老子》‘忳忳兮’,或作‘沌’。”又云:“沌,沌沌,愚也。...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谓“共之璧”即“拱璧”(许抗生等语);又谓“拱璧”即“珙璧”,大璧也;或谓“拱璧”为“拱抱寶璧”,两手共抱的大璧;或谓“‘共’字当假为‘拱’,‘拱之璧’即拱抱之璧”(高明语...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,古本作‘以為文而未足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千里之行’作‘而百刃之高’。‘始’作‘起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易顺鼎说是也。此宜作‘福’。《荀子·大略篇》云:‘天子即位,上卿进曰:如之何忧之长也!能除患则為福,不能除患则為賊;’亦‘福’、‘賊’并举為韵。敦煌二本‘福’作‘德’,...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寂若无所止’,一作‘飂兮若无所止’。‘寂无止’,空而无所依止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幽’作‘窈’,无‘冥’下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0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以順衆父’,通行本作‘以閱衆甫’。——‘父’、‘甫’通假。‘衆甫’,王注:‘物之始也。’而‘閲’训‘容’。其义為‘以容万物’。然甲、乙本皆作‘順’。许书‘理也’。其说...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6_释德清
释德清云:“‘其在道也,曰:餘食贅行。’‘行’作‘形’。···故曰:其在道也,如食之餘,如形之贅,皆人之所共恶。”水海按:由注文可知,释德清本当作“餘食贅形”。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飄風,狂疾之風也。驟雨,暴急之雨也。夫風者所以散物,雨者所以润物,若狂疾暴急,則害物而不久。以况言教所以诠理,若执滞教,则无由悟了,必失道而生迷。故風雨不可飘骤,言教...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宗寞’,河上、今王弼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2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發’,读为‘廢’。《说文》:‘廢,屋顿也。’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‘四极廢’,高注‘廢顿也’。《左传·定公三年》‘廢于炉炭’,杜注‘廢,坠也’。顿、坠之义,与倾圮同。恐發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6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善閉者无關楗而不可开’,‘閉’字,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作‘閇’,盖‘閉’字异体。开元石刻亦作‘閇’,盖沿河上公古本(古隶指王羲之本)。‘楗’,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...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2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於’,甲、乙本皆缺此字,通行本、傅奕本皆有。今据补。”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同此(‘或培或堕’),罗卷作‘或接或隳’,易州亦作‘或接或隳’,各本作‘或載或隳’。成疏曰:河上本‘或載’作‘或接’。则成作‘載’,河上作‘接’。陆、成同时而所见...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4_任法融
任法融云:“‘佐’是辅助之意。‘强’是强行压制。为臣者,要顺天理,体民情,以自然之道,辅佐人君治国理民。不可专尚武力,滥用兵革。孟子曰:‘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,果而勿强’,各本无‘是’字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、焦竑、毕沅、蒋锡昌、朱谦之等校勘家皆“是果而勿彊(强)”句读;严可均本句首“是”字,则归上句末,与众珠异。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君子居則貴左’,‘左’上声;‘用兵則貴右’,‘右’上声。河上公无‘是以’字。‘左’,阳也,主生。‘右’,阴也,主殺。是以居常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,盖殺伐之事,非以為...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5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長者,言其远也。久者,言其恒也。”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12_许永璋
许永璋说:“这里的幅、轂、車皆為实体之有,惟其‘用’在‘无’,此即兼道之体用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