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7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欲歙,先與之張;欲弱,先與之强,而卒令其歙弱者,是柔弱之道能制勝於剛强也。故云‘柔弱勝剛强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明道藏河上公本下又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句,考诸本皆无之。”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王念孙和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之说是。帛书乙本即证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信不足,安有不信”。帛书甲本“安”作“案”,则是“安”的假借(二字皆为影纽元部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案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0_王昶
王昶云:“‘沌沌兮’,开元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严遵《指归》云:“夫禮之為事也,中外相违,華盛而实毁,末隆而本衰。禮薄于忠,权轻于威,信不及義,德不逮仁。為治之末,為亂之元,诈伪所起,忿争所因。故制禮作乐,改正易服,进退...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7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同河上公作‘輕則失臣’。”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而’作‘以’。吕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貣”作“貸”。今从甲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敦煌丁本、遂州本无“為天下式”句,“恒”作“常”,“貣”作“貸”,谓“常德不貸”。景龙本、(唐)李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