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7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‘似’当读为‘以’,古‘以’、‘似’通用。《周易·明夷·彖传》:‘文王以之。’《释文》曰:‘以,荀向本作似。’《诗经·旄丘》:‘必有以也。’《仪礼·特牲·馈食礼》注引作...
0445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无此句(指‘失德而後仁’)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曰筮,筮曰□,□□□”,第一句损掩“大”字,第二句损掩“遠(简作远)”字,第三句“遠曰反”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其句中“筮”,则為“逝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...
0315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勤而行之’,御注无‘之’字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冯达甫、朱谦之等说是也。“大制无割”:大制者,以天下之心為心(王弼注)。“大”即《道篇》所说“强為之名曰大”(通行本为第二十五章)之“大”,指“道”,引申為体道者。“制”,...
0545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6_高明

高明云:“与今本校勘,世传本均较帛书多出四字,即句首‘此’字、‘出’后‘而’字与‘謂’后‘之玄’二字,读作‘此两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門’。彼此经义虽无原则差异,...
027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播’作‘糞’。‘糞’、‘播’古字通用。《御览》引《文子》曰:‘却走馬以糞,車轨不接于远方之外。’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引并作‘糞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治”作“為”,谓“則无不為矣”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易玄本、景福本、敦煌甲本、遂州本、虞世南本、李约...
0335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1_奚侗

奚侗云:“道不可见,故云‘湛’。《说文》:‘湛,没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‘没,无也。’道若可见,故云‘似或存’。十四章:‘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;’二十一章:‘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;怳...
0415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處’,一本作‘居’。‘惡’,乌路反,注作‘同’也。‘幾’,音机,近也,又一音祈。”
0575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欲作者,欲动作有為也。吾者,王侯自称也。言人禀承善教以化,君德无為清静矣,而復欲动作有為者,吾则將以无名之樸而鎮静之,令其清静不欲动作也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10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忽怳’亦可倒言‘怳忽’,与‘仿佛’同谊,谓所见不能审谛也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悶悶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醇醇’,吕、赵作‘淳淳’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2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御注‘故德交歸焉’,严举‘焉’字,失校‘德’字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7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我獨泊兮其未兆’,按《永乐大典》无‘獨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81_04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作“无積”是,正合帛书本。又:“无積”,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積德不積财,有德以教愚,有财以施贫。”王弼注云:“无私自(不)有,唯善是與,任物而已。”意即没有私積的东西...
0325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、景三本‘與’作‘争’。按:此‘争’字與下‘不争之德’相对,作‘争’是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12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‘不自見’、‘不自是’、‘不自伐’、‘不自矜’,皆不争之馀也,故以‘不争’终之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德明《音义》有‘道者於道’四字,云:‘河上於道者绝句;’疑古本河上并无‘同’字。又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從事於道者,同於道’,义较明绝。河上、王弼‘於道’者、‘於得’...
0465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4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‘圣人观其玄虚,用其周行,强字之曰道’;则‘字’上当有‘强’字,与下‘强為之名曰大’一律,今本捝。又按:《牟子·理惑论》引亦有‘强’字,是东汉本尚未...
0395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7_陈柱

陈柱云:'报怨必当以德,若以怨报怨,必成大怨。尔时虽以德和之,其伤不复,已有餘怨矣。'
0495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馳聘天下之至堅’,叶无‘聘’字,达真‘堅’作‘剛’。”水海按:《太平御览·木部一》引“堅”亦作“剛”。“堅”与下文“間”为韵,作“剛”则失韵也。
0465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9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盅,器虚也’。是‘盅’、‘沖’、‘冲’、‘’并通,都是空虚的意思。马谓‘盈’是故书,···帛书作‘盈’是其证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喻老》引句末有‘矣’字。罗卷‘戎’作‘我’,讹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人君者无道,则内暴虐其民,而外侵欺其邻国。内暴虐则民产绝,外侵欺则兵数起。民产...
0275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故不出户闚牖,而可知也;’七十章王注:‘可不出户闚牖而知;’疑王本‘見’作‘知’。”
0255

《老子》51_04_校笺_01_校堪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损掩一“道”字,“尊”后无“也”字;后句同。帛书乙本两句皆同。今从乙本。严遵本、敦煌己本、顾欢本、遂州本并无两“之”字和两“也”字,作“道尊,德貴”。河上公本、...
0525

《老子》53_02_校笺_02_邵若愚

邵若愚云:“‘行於大道,惟施是畏’,‘行’,音衡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

柳存仁云: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,明祖(明太祖)盖用吴草庐(吴澄)本子也。”
0485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7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‘是以’,承上文也。聖人即举聖戒。凡腹,内也;目,外也。怀道抱德,充满于内,故為腹也。内视无色,反听无声,诸根空薄,净不染尘境,故不為目也。”
05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