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或呴或吹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功成而不居,夫惟不居,是以不去’。‘惟’字,宋河上、吴同此,各本作‘唯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之治’,苏、五注、叶下各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王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似皆有误。《文选》鲍照《代君子有所思行》注引《老子》云:‘人之生生之厚,動皆之死地,十有三。’所引似为可据。盖以‘人之生生之厚’六字共为一句。《老...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天將知止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夫亦將知止’,河上作‘夫亦將知之’。”水海按:今譣河上公本“夫”作“天”,严氏校误。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人’指人主言,各本皆误作‘民’,与下文谊不相属。盖古籍往往‘人’、‘民’互用,以其谊可两通。此‘人’字属君言,自不能借‘民’为之,兹改正。‘徑’,邪道也,见《离骚》王逸...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俞樾、刘师培、王先慎、朱谦之说是也。帛书乙本作“蚤服”,正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同,是知《老子》原本作“蚤服”。但“蚤”则是“早”之假。“夫唯(惟)···是以··”王弼等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‘靖’,吕等作‘静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6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’,‘伯’下一有‘人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争”作“静”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董思靖本、王雱本、陈景元本、彭耜本、寇才质本、赵孟頫本、大田晴轩本“尤”下有“...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5_吴澄
吴澄云:“‘唯’、‘阿’皆应声。‘唯’,正顺;‘阿’,邪谄。‘幾何’,言甚不相远也。”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慎子·外篇》引,惟无‘是以’二字,與傅奕同。”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有“而”字义足。作“以”者,古“以”、“而”可通用(见《经传释词》)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天道損有餘而益谦,常以中和為上。”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5_肖天石
肖天石云:“襲明者,亦犹庄子之言‘因明’也。因乎天道,顺乎天理,应乎天行,依乎自然,则自与道合,而常明矣。”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8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按:‘於小’、‘為大’对文。‘於小’,猶為小也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‘韩果称為东藩之臣;’《赵策》‘為’作‘於’,是已。”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3_陈碧虚
陈碧虚云:“王弼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本无“者”,与陈见王本不同。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:“‘而疏’句,柰卷有‘亦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3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:疑当作‘故能蔽而新成’。‘蔽’者,‘敝’之借字。‘不’者,‘而’之误字也。‘敝’與‘新’对。‘能敝而新成’者,即二十二章所云‘敝則新’,与上文‘能濁而清,能安而生’...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成”。《吕览》亦有“九成之台”之说。“九成”,即极高之义,后即成為一个固定词语。汉马融《长笛赋》云:“托九成之孤岑兮,临萬仞之石磎。”谢朓《观朝雨》云:“...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道者於道’,河上於‘道者’绝句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適(zhé)”。“適”,“謫”(zhé)的假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端纽锡部,《集韵》謂“適”为陟革切,《广韵》谓“謫”为陟革切,属同音通假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...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2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此’并作‘是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古棣之说,甚為雄辩。唯于“非可為者也”后,补“不可執也”一句,今譣之帛书,无此句。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3_严復
严復云:“‘同’字逗,一切皆从同得。”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4_古棣
古棣云:“以傅奕本、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为长(二本皆作‘故善者果而已矣’)。此句与上文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,所以应有‘故’字;无‘矣’字语气不足,於诗的节奏求之,亦应有‘矣’...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之然’,御注、今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之狀哉’。”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苏辙本“有”字无,謂“不自伐,故功”。其他诸本皆同帛书本。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3_吴澄
吴澄注云:“‘揣’,捶之也。言捶锥锋者不可以鋭,鋭之则易于挫,而不可長保其鋭矣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、罗卷、易州、臧疏同(作‘翕’)。成疏曰:‘翕,合也。’是成亦作‘翕’。白、潘及《意林》引作‘噏’。彭、磻溪作‘歙’。易州‘固’作‘故’。罗卷第三卷止‘張’字。按...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2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故為天下贵’,当作‘故為天下貞’;‘貞’、‘貴’形近,且涉上文而讹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无以為貞’,王本‘貞’误作‘貴’,即其例证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;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