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文津、苏无‘者’字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14_03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‘搏’乃‘搏’字之误。‘搏’即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‘搏垸刚柔’之‘搏’。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通俗文》‘手团曰摶’,是也。《易·乾凿度》云:‘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循之不得,故...
0398
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、白‘克’作‘剋’。汪一鸾本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注引亦作‘剋’。馆本无‘莫’上‘則’字。按:‘克’当作‘勊’,今通作‘剋’。《说文》:‘勊,尤剧也。’‘...
0398
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2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‘知常’下诸本无‘曰’字,旧钞河上本(天文钞本)、广明幢并有。依注义,王本亦有‘曰’字也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“其次”,指次一等的君主。又,通行本作“親而譽之”或“親之譽之”,其义皆与帛书本“親譽之”同。全句意即:次一等的君主,民众親近他、赞美他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其德可见,恩惠...
03910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’,敦煌辛本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庚本作‘使人有仟伯人之器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敦煌庚本后句作“使有阡陌人之器而不用”。罗失校也。
0397
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8_詹剑峰

詹剑峰云:“根据现代的科学定律来理解老子所说‘獨立而不改···’的意义,这话是合乎科学定律的,是唯物主义的对世界的认识。因為混成之物(气)是‘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,至天地消散也不死不...
0398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無割’,‘割’乾遏反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56_03_校笺_0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塵’,甲本作‘整’,乙本作‘星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塵’。‘整’、‘星’皆应读作‘塵’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善復為訞’,王弼作‘妖’,傅奕作‘誤’。”按:经训堂刊傅奕本作“祺”。
03911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天下’,邵‘是’作‘所’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8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有’,和一章‘有名萬物之母’的‘有’相同。但和二章‘有无相生’及十一章‘有之以为利’的‘有’不同。二章与十一章上的‘有’,是指现象界的具体存在物;而本章的‘有’,是意...
03911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李'易'如字,移也,改也;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上无'以'字,下无'也'字;叶同上,又无'其'字。'
03915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負,亦抱也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‘負子而登墙’。高注:‘負,抱也。’”
03910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3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樸’,谓木质,未斲為器。此章之意,欲自常德,而反本復始,以歸於太初之道。...曰‘无極’,曰‘樸’,皆以喻太初之道。”
03914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淵乎’,王弼作‘淵兮’。··按:‘貧’,古‘兮’字。”水海按:卢文弨云:“‘貧’,今本皆作‘兮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8_成玄英
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此答前问也。执著我身,不能忘遣,為身愁毒,即為大患。故知貴我身者与貴患不殊也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故混而為一’,河上公曰:‘混,合也。’按:‘故’疑当读為‘固’,言此三者本合而成一也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‘謂’作‘為’。范‘芴芒’同此,臧疏作‘惚怳’,馆本、罗卷、磻溪、张之象并作‘惚恍’,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忽恍’,苏辙、彭、寇作‘恍惚’,误乙(逆)。‘恍’字韵‘...
03914
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之心’,河上、王弼‘心’下有‘也哉’字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歙歙,甲本作‘’,乙本作‘欱欱’,傅奕本、严遵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歙歙’。、欱欱,当為歙歙之异体。河上公本则作‘怵怵’,与帛书异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2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按:此句景龙碑本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;傅奕本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`;分为二句,非。帛书甲本作‘友弱勝强’,是误‘柔’为‘友’,又奪‘剛’字也。乙本作‘...
03812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並同此(‘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’),宋河上亦同此,无‘是’字。臧疏引顾欢曰:‘夫静觀其反真。’又引王曰(前人謂为弼注,今核之非是。考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,《...
0385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1_楼宇烈

楼宇烈云:“按:‘執无兵’三字,据王弼注文次序当在‘攘无臂’下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经文‘執无兵’三字均在‘攘无臂’下,可证。”又云:“按:‘扔’字,疑当作‘...
03812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此当作‘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’;与上首句‘重為輕根,静為躁君’,相对成文。遂州本、傅、范本‘失臣’均作‘失本’。《永乐大典》王弼本作‘輕則失根’,吴澄、焦竑、李贽诸本同此...
03811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

易佩绅云:“道在天下均而已,均而后适於用。此有餘則彼不足,此不足而彼有餘,皆不可用矣。抑其高者,損有餘也;舉其下者,補不足也。天之道如是,故其用不穷也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榮,寵贵也;辱,卑贱也。处於榮贵,遂起骄奢,而福善祸淫忽然凋落,比之榮寵翻為祸甚,若知倚伏不常贵,為祸始应须自戒,勿為放逸,处於榮华,恒如卑贱,故贵以贱為本,高以下為...
0389

《老子》50_08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“甲兵”作“兵革”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、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...
0389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鎮以’,一作‘鎮之以’。‘鎮’者,壓定之使不动也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鎮之以”,而《考异》注文引经文作“鎮以”。
038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