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43_03_校笺_04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严举御注‘之’字‘益’字,失校御注‘是’上‘吾’字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”
0675

《老子》01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常无’绝句。‘觀’,去声,谛视也。‘妙’,微妙也。‘常’,久,自然之道,自古固存,然而无形无声,微妙难穷,故謂之‘常无’,则欲要使人以觀其微妙也。唯人也由此道而生,为...
03611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费’,芳贵反。‘藏’,才良反。”水海按:因古无轻辱音,“费”在上古为帮纽物部,读音当为bèi【pu5t】。
03910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物’,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‘故’并作‘凡’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玄之有玄,衆眇之□”,“又”假作“有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),“門(简作门)”字损掩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《甲、乙本释文》和复旦本及高明本皆校“眇”为“妙...
0559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大满若盅,其用不窮’,范、罗卷及《一切经音义》五一、《文选·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》引并作‘满’。各本作‘盈’,‘盈’字是故书。‘盅’,范同此。各本及《治要》、《文选...
04014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羸’,古本作‘剉’。王本作‘挫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弼本全句作“或强或赢”。而下句则作“或挫或隳”,才出“挫”字,但亦非本句“剉”字。焦氏此说有疏失。
03015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3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較’,音角,又校,量,深浅也。‘傾’,高下不正貌,去营反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45_05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趮’,其字从走,有动义。身动则暖,可以勝寒;心静则凉,可以勝熱,此常理也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司马‘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考十七章王注云:‘大人在上,居无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萬物作焉而不為始’数语,全引此章经文,是王本作‘不為始’之证,但比傅本多一‘焉’字耳。作‘不辭’者,盖河上本,后人因...
03912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前句作“无道”,无“天下”二字,后句同此。今从甲本。罗卷本“戎”误作“我”,谓“天下无道,我馬生於郊”。传世诸本同此二句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句尾有“矣”字,...
04713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敦煌二本均无以上九字(指‘焉,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’)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為’字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9_于思伯

于思伯云:“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作‘故禍莫憯於欲利’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果而毋,果而勿矜,果而□□”,“”当为“驕”字之或体。《字汇》謂馬高六尺为“騙”;《说文》謂“馬高六尺为驕”。则“騙”、“驕”为一字明矣。《龙龛手鉴·马部》:“...
03911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四‘其’字,皆指民而言。‘虚其心’,使民不知利之可贵,而无盗心也。‘实其腹’,谓民虽不贪于利,然聖人阴使之足食而充实,未尝不资夫貨也。‘弱其志’,谓使民不知名之可尚,而...
04415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御注本‘牖’作‘牗’,牖之别体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用兵应敌,是非求勝,能如此者,胜不恃强,故云果则勿强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道沖’,沖,直隆反。‘不盈’,‘盈’,本亦作‘满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6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見’,音現,与第二十二章‘不自見故明’义同,当如韩非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文津、苏无‘者’字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四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“其”后误脱一“鋭(简作锐)”字;第二、三句同此;第四句作“同□□”,损掩“其塵”二字。帛书乙本第一句“鋭”假作“兑”(上古二字皆为月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为...
05111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損之又損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2_王纯甫

王纯甫云:“此章自‘兵者不祥之器’以下,似古之义疏浑入於注者,详其文义可见。”
04413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二十三引作‘吾不知誰氏之子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疏引作‘不足以取天下也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曰:‘上章云: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’是王有‘又’字,‘矣’作‘也’。宋河上‘足’字不作‘可’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无‘若美必樂之’句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‘樂之者’并作‘而美之者’,司马作‘若美之者’。‘是樂殺人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...
03214
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《音辩》云:‘俞,羊朱切。’傅奕引《广雅》云:‘俞,益也。’《汉史》有‘民俞病困`。”
05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