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功成事遂,百姓皆曰我不然’,按:易州‘功成’乙(逆)转,范、彭‘不’作‘自’。臧疏、易州、磻溪、寇、赵(秉文)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謂’,‘不’作‘自’。白、张嗣成、...
0235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遠曰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反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3_吴澄

吴澄云:“食之不尽者曰餘,肉之附生者曰贅。‘自见’、‘自是’、‘自伐’、‘自矜’之人,若律之于自然之道,譬若食之已餘者不当食,行之如贅者不当行也。或曰‘行’读如‘形’,古字通用。司...
05513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5_高亨

高亨云:“《说文》:‘嗇,爱濇也,从來,从面,來者面而藏之,故田夫谓之嗇夫。穡,穀可收曰穡。从禾,嗇声。’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曰:‘嗇字本训当为收穀,即穑之古文也’,其说甚确,嗇...
04712
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行无行’,下‘行’,户刚反。‘攘’,苦羊反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殖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植’,《说文》无‘植’字,疑为‘殖’字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殖,积也。’殖即积累的意思。‘已’,止也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媮’,吕等作‘偷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陈碧虚《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》云:‘王弼本作惇惇。’是陈见王本作‘惇惇’,当据改正。按:‘政’、‘正’二字在《老子》有极大之区别,详见八章。简言之,圣人治国,有‘正’...
0346
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04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道德指归论·大成若缺篇》‘大巧若拙’下,又云:‘是以赢而若詘’。疑所据本有‘大赢若詘’一句,无‘大辯若訥’一句。”按:道藏严遵本《指归》论中“赢”作“羸”,易顺鼎引文...
05010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9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抗兵相如’,敦煌唐写本如此。范与开元、河上、诸王本皆讹作‘相加’。王弼注:‘抗,舉也;加,当也。’按:《战国策》‘夫宋之不如梁也’,高注:‘如,当也。’证王注‘加’字,...
0788
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缺’,窥悦反。‘獘’,婢庇反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非是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所云虽本于《老子》,然非《老子》原文,不足為据。且此二句是承上文“求生之厚”而申言,非单独為“一段”明矣。又,“賢”后他本有“於”字,而帛书...
03014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1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前識者’,前人而識也,即下德之伦也。竭其聪明以為前識,役其智力以营庶事,虽得其情,奸巧弥密,虽丰其誉,愈丧笃实。劳而事昏,务而治薉,虽竭圣智,而民愈害。舍己任物,则无...
0406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則我者貴’。”水海按:今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唯深,故知之者希也。知我益希,我亦无匹,故曰‘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’也。”此王本则作“則我者貴”。然...
05213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范应元本作'天下莫不柔弱於水','莫',否定性无定代词,'不',否定副词,双重否定,实为肯定;'天下莫不柔弱於水',意谓:天下没有什么不比水柔弱的。这就等於说天下什么都比水柔弱,正...
0326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为是。其他各本作“故貴以賤為本”,盖由传写而有省、夺“必”等者也。河上公注云:“言必欲尊贵,当以薄賤為本;言必欲尊高,当以下為本基。”其所据之本与帛书同,在“貴”、...
05114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大威至矣’,一作‘則大威至’。”又云:“‘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矣’,‘威’、‘畏’古通用。人不畏其所当畏,则大可畏者至矣。下文皆畏其所当畏之事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3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樸’,谓木质,未斲為器。此章之意,欲自常德,而反本復始,以歸於太初之道。...曰‘无極’,曰‘樸’,皆以喻太初之道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子孫以祭祀不輟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,并无‘以’字。”
04812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德不貣,復歸於无極”,“德”前“恒”字脱(高明把原文写為“恒德不貣”,有疏忽之处),当补。乙本前句作“恒德不貸”,“貸”為“忒”的假借,后句同此。今诸通行本皆无...
05314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2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其次畏之,其次侮之’,傅奕如此。范与景龙、开元、道藏龙兴碑本、《永乐大典》王本皆作‘其次畏之,侮之’。道藏、武英殿两王本,则作‘其次畏之,其次侮之’。”
0948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14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衆人之心,常怀不足,终日营营於功名富贵,逐逐於荣华得失,即已无不遂意,而贪之不已,惟求有餘。我獨若遺,遺者,遺弃其求餘之心,守其知足之念也。功名不能乱其志,利禄不能惑其...
0398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7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方則易挫,曲以应之,此所以能全也。直則易折,故枉以待之,此所以能直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王羲之本亦作‘人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610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10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'按:劳取范本,解如慢易,口译当作'真是不能小瞧它的呀',义自通达。而今验之帛书,甲、乙两本,俱有两'以'字,将何得其解?奚侗曰:'击之无创,刺之不伤,斩之不断,焚之不燃,天下...
04213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閘(简为闸)”是。马叙伦谓“狎”、“狭”并借为“柙”或“匣”,“柙”、“匣”均有闭距之义,其说虽是,但较迂曲。甲本径直作“閘”,“閘”即含有闭距之义(见《说文》...
0429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夫物’,各本作‘故物’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三十八章已有此文例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有此句,当为经文明矣。“彼”,指“自見”、“自貴”;“此”,指“自知”、“自愛”。
041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