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7_黎子耀
黎子耀云;“‘介’,帛书甲本作‘挈’。又今本‘介然’,衍‘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0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英伦、广明、景福诸本作‘愛養’,敦煌本作‘衣被’。又景龙、敦煌、广明三本均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生之畜之’,‘畜’许六切。畜,养本也。谓万物皆根于道而生,本于德而养,然生之不以為己有,為之而不恃其功,至于長成而不為之主,故万物各得其所而不知所以然而然,是谓玄德也...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法京敦丁本作‘苗’,罗卷本作‘蕪’。《说文》‘苗,艸生于田者。’《公羊传·桓公四年》注‘苗,毛也。’此亦‘蕪’之假借。‘蕪’,《说文》‘薉也’,《周语》‘田畴荒蕪’,注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并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;叶无‘成’字,馀同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6_钱坫
钱坫云:“《考工记》曰:‘輪幅三十,象日月。’日三十日而与月会,輻数象之,《老子》亦云。又曰:‘輻所凑,谓之轂。’《老子》曰:‘三十幅共一轂,當其无有,車之用。’河上公说:‘无有谓...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夸’,口花反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7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大象,天象之母也。不炎不寒,不温不凉,故能包统万物,无所犯伤。主若執之,则天下往也。”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乙本有“也”字,义盛。当以“當其无”断句,如上,张说非是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‘鑿户牖以為室’,谓作屋室。‘當其无,有室之用’,言户牖空虚,人得以出入观视;室中空虚,...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有“者”字。无“者”字文义不全。顾欢本存首句“者”字,次句无“者”字,可证为误脱。无疑《韩非子·喻老》误脱两“者”字,顾广圻云“《德经》两‘不’上皆有‘者’字...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出言’,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譣今王弼注文,谓“而道之出言”。可知王弼注本作“道之出言”。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治要》、《宋书·谢灵运山居赋自注》、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正义、《文选·七命》注引并同此(‘田’)。成疏曰:‘言田獵之夫,贪逐禽兽。’则成亦作‘田’。古无田獵专字。馆本‘...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其德乃餘’,景龙、景福二本‘乃’作‘有’,敦煌本‘餘’上有‘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前两句作“視之不足見也,聽之不足聞也”,后一句作“用之不可既也”。古棣说大致不差。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2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4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二‘邦’字,王本作‘國’,由汉人避讳所改。傅本作‘邦’,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同,今据改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9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‘歙’作‘噏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0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寵必有辱,荣必有患,寵辱等、荣患同也。”又云:“大患,荣寵之属也。生之厚必入死之地,故谓之大患也。人迷之于荣寵,返之于身,故曰‘大患若身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9_张舜徵
张舜徵云:“王弼本作‘蜂蠆虺蛇不螫’。帛书甲本作‘蜂喇煨蛇弗螫’,‘’当为‘’之误,‘’与‘蠆’音近相通。帛书与王本合,不误也。‘喂’即‘虺’耳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將欲去之,必固舉之’,按:帛书‘舉之’,字作‘與之’,‘與’、‘舉’古通用。‘舉’與‘去’正为对。后人以下‘予之’,一作‘與之’,因‘與’字叠见,遂臆改上‘與’作‘興...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7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寵之為下也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则作‘寵為下’。王弼注:‘為下得寵辱荣患若驚,则不足以乱天下也。’河上公注:‘何謂寵辱?辱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。’两注其义与帛书同。今...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‘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’,‘全’字之义未详,王注曰‘作,长也,无物以损其身,故能全长也’;说殊未安。河上公本‘全’作‘峻’,而其注曰:‘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,而陰作怒者,...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8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云:‘处小弱而重自卑,謂損弱勝强也。’是《老子》古本‘柔’当作‘損’,‘强’上无‘剛’字。‘弱’即小弱,‘損’即自卑,言以自卑及小弱勝强也。其作‘柔弱’...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苟’,吕等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老子所谓‘和’者,系指雌雄两性动物之交合。如第四十二章‘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’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‘至阴肃肃,至阳赫赫····两者交通成和,而物生焉。’《荀子·天论》...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6_唐玄宗
唐玄宗注疏云:“脱,失也。夫鱼之在水,猶人主秉权,魚失水,则为人所擒,权道假示非其人,则为小人所窃弄,而为诈谲矣。”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:‘貴以身為天下,焉可以託天下。愛以身為天下,焉可以寄天下矣。’···本文‘可以託···’、‘可以寄···”,河上本有‘於’字者,疑亦校者以《庄子...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“知者”二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两“弗”字皆作“不”,前句、后句的句末皆有“也”字,作“知者不言也,言者不知也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...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能守’,王弼‘守’下或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4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搏’,言博,简文:补各反。‘曰微’,‘微’,细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