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诸家之说可备参。“夫何故也?”,是设问:何故動之死地也?“以其生生也”,是回答:因过于看重生道(生命),违道忤乎自然,妄行失纪所导致。老子认为:过于看重生道会遭到死亡的结果...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人莫之令,而自均’,李:‘令,力政切,敬命也。’司马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1_苏辙
苏辙注云:“《周易》曰:‘一阴一阳之谓道。继之者,善也;成之者,性也。’又曰:‘天以一生水。’盖道运而为善,犹气运而生水也,故曰:‘上善若水。’二者,自然而始成形,故其理同,道无所...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措’作‘錯’,《释文》本同。”按:《释文》云:“‘錯’,七路反。”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5_俞樾
俞樾云:“按唐景龙碑无‘可以’二字,是也。王注曰:‘知止所以不殆也;’盖加‘所以’二字以足句,而写着误入正文,故今河上公作‘知之所以不殆’。此作‘可以’者,又‘所以’之误矣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无尤’,一下有‘矣’字。‘夫’,音符。‘尤’,过也。”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8_唐玄宗
顾欢本引御(唐玄宗)云:“萬物皆由道、德以生、畜,故尊貴之。”唐玄宗疏云:“以道德为生畜之功,故凡厥怀生,莫不尊尚于道,此劝示众生,令敦本而崇道也。”
《老子》33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敦煌丁本、英伦本、景福本、遂州本、虞世南本、楼正本、王真本、成玄英本、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4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‘揣’,击治也。锤击刀剑,使之锋利,易折缺。”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2_奚侗
奚侗云:“四句已见第十章,此复出。”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4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‘勝’为‘载’(‘车载’之‘載’)。”水海按:今譣帛书本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皆作“勝”。易氏疑《老子》弃“强”,而此云“强”者非也。其实,《老子》对“强”的认识有两义,第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作‘功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诸本并作‘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李约‘名’作‘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復守其母’,景福本作‘復知其母’,盖涉上二‘知’字而误。····邢玄‘没’作‘殁’。又此章所云,即二十五章所谓‘周行而不殆’之旨。‘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’,即此章...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4_王弼
王弼云:“以明自察,量力而行,不失其所,必获久长矣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2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乎’字系衍文。罗振玉曰:‘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乙、敦煌丙、英伦诸本,均无乎字,以后各乎字同。’”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作“日”為误也。通行本《老子》五十五章云: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”文例与此一律,可旁证《老子》原文作“曰”而不作“日”。《韩非子》引、诸王本皆作“曰”...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1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道,汎汎兮其可左右也。’按:第一句通行本皆作‘大道汎兮·’,两帛书皆无‘大’字。古本、真本两皆作‘汎汎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開闔’,‘闔’,户腊反。”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说非也。严遵《道德指归》之文,就是据所见《老子》本的原文所作的注解性文字,从中是可以窥见《老子》原文之貌的。从严遵注解性文字看来,严氏所见《老子》本文作“挈”而不作“介...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愛養’,王羲之、范本作‘衣被’,遂州本作‘依養’,义均可通。朱骏声曰:‘愛,假借為篓。《说文》:篓,蔽不见也,从竹爱声。《楚辞·九歌》: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。竹善蔽,故...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生之’,不塞其原也。‘畜之’,不禁其性也。”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8_陆希声
陆希声云:“观朝阙甚修除,墙宇甚雕峻,则知其君为土木之功,多嬉游之娱矣。观田野甚荒蕪,则知其君好力役,夺民时矣。观倉廪甚空虚,则知其君好末作,废本业矣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本章的主旨在于说明“无”的妙用,所以河上公本标章题为“无用”。《老子》以“无”的妙用為出发点来立论,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“有”、“无”的依存关系,所以应以“當其无”断句。高明...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5_姚鼐
姚鼐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盗竽’,虽古而说自讹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往,古文作廷。’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廷,歸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10_清世祖
清世祖云:“此章言有无合一之妙。世人但知有之為用,而不知以无运有,其用乃神。观乎乘载以車,而必轂有空虚之处,乃得車之用。日用以器,而必器有空虚之处,乃得器之用。居处以室,而必室有空...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2_魏源
魏源云:“天下之物,建于外者,外物得而拔之;抱于外者,外物得而脱之。恃外有之固者,其固终不可恃也。若夫建德而抱一者,建之于心,抱之于内;初无建抱之形,苟我不自拔且脱,谁得而拔脱之乎...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道出言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道之出口’,傅奕作‘道之出言’,下‘視’、‘聽’、‘用’三句各本皆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馳騁田獵”,纵馬追逐而獵取禽兽。“田”即古“畋”字。段玉裁《说文》注云:“‘田’即‘畋’字。”古文献多用“田”為“畋”,甲骨卜辞“畋獵”之“畋”皆写作“田”。又:“獵”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