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缺’,窥悦反。‘獘’,婢庇反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或呴或吹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1_吴澄
吴澄云:“美谓美于他物,以质而言也。善谓善于其事,以能而言也。美、惡,善、不善之名,相因而有。以有惡,故有美;以有不善,故有善。皆知此之為美,则彼為惡矣;皆知此之為善,则彼為不善矣...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伦谓‘大巧’句下及‘大辯’句下,应各有‘其用不□’一句,而今亡矣。石田羊一郎移‘大巧若拙’句于上,曰:‘大直’、‘大辯’两句下,仍有脱文。”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1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‘挫’,河上本作‘载’,注曰:‘載,安也;’‘隳,危也;’是‘載’与‘隳’相对為文,与上句‘或强或嬴’一律。而王弼本乃作‘挫’,则与‘隳’不分二义矣。疑‘挫’乃‘在’...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9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古本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却’,除也。‘糞’,弗问反。”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蒋说误也。原拓本及《绩语堂碑录》所载碑文,与严可均校语,又《古本道德经校刊》拓本,均作‘以道作人主者’,石刻尚在,俞氏之说万无可疑。昔罗振玉作《道德经考异》云:‘读《铁...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功成而不居,夫惟不居,是以不去’。‘惟’字,宋河上、吴同此,各本作‘唯’。”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10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犯法为罪,贪求为欲,言戎馬生郊之罪,由人君贪求土地,见土地可欲,欲心兴动,将起贪求,此罪之大者,故云罪莫大於可欲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3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善者’句上,真本、古本皆有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之治’,苏、五注、叶下各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可以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7_严復
严復云:“夫不得已,岂独用兵然哉?凡事至不得已而後起而应之,则不中理亦寡矣。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知者’二字,注‘音智’,是王本作‘知’。惟‘知’、‘智’意同,故古多通用。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使知者不敢為。’是成无‘夫’、‘也’二字,‘智’亦作‘知’。...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作“治”則是。又,朱谦之云:“按:不敢、不為,即不治治之。《论衡·自然篇》曰:‘蘧伯玉治卫,子贡使人问之:何以治卫?对曰:以不治治之。夫不治之治,无為之道也。’谊即本此。盖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知’当作‘至’。‘名’,白、张嗣成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明’,当从之。然‘名’、‘明’实一字(详余撰《说文解字·六书疏证》)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7_阮元
阮元云:“《老子》‘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’;‘佳’為‘隹’(同惟)之讹。《老子》‘夫惟’二字相连為辞者甚多,若以為‘佳’,則当云不祥之事,不当云器。”(《经传释词序》)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4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‘淵’者,深广莫测之义。‘宗’者,根宗也。大道之本体,涵养萬物而不匮;大道之妙用,冲和萬物而不遗。其理幽深,不可以心思而得;其道隐妙,不能以言议而知。是故物物全彰,头头...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河上公以聞道者“情欲”消損為说,则合《老子》原旨。老子认為求學者,學习政教礼乐;这样,情欲文饰,日以益多,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出现坏事。聞道者,则与之相反,他们由于學道,情...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按《逸周书·武顺篇》:‘吉禮左还,顺天以立本。武禮右还,顺地以利兵。’《诗经·裳裳者华》:‘左之左之,君子宜之。右之右之,君子有之。’毛传:‘左阳道,朝祀之事。右阴道,喪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誰’下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足’,河上作‘可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李霖本、吕知常本、吕惠卿本、邓锜本、杜道...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前句同此,后句“動(动)”则為“踵”之假(二字上古皆為东部)。按:“踵”,《说文》谓“追也”,又云:“一曰往来貌。”“往来”即含有活動之义。今从帛书甲...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得’,罗卷、易州、张嗣成、吴同此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得善矣。’则节解同此(指傅本)。‘得’字是。”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(知常)、苏、葛、赵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2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洪颐煊说是也。想尔注:‘谷者,欲也。精结为神,欲令神不死,自结精自守。’亦读‘谷’为‘欲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歙歙’,宋河上、臧疏、柰卷、易州作‘怵怵’。成疏曰:‘怵怵,勤惧之貌。’是成亦作‘怵怵’。罗卷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潘、磻溪作‘惵惵’。···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...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罗运贤、古棣之说甚是。应从古字作“竦”。帛书甲、乙本作“立”,則為“竦”之省写,或為“竦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来纽,為双声假借)。帛书《甲本释文》与《乙本释文》皆校“立”為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