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4_04_校笺_02_李翘
李翘云:“‘知足不辱’句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。《汉书·疏广传》‘广谓受曰:吾闻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;功遂、身退,天之道也。’《后汉书·张霸传》引一句同。‘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’,《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故’字,如作联系词确误,可能是错简之后,传抄者為使之与上文联接而加‘故’字,其实在内容上是无法联结的。作為独立一章之首段,不应是联结词‘故’字,而应是发语词。‘故’字在...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2_邵若愚
邵若愚云:“‘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’,‘斯’,此也。‘已’,音以。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7_孙诒让
孙诒让云:“《韩诗外传》九引《老子》‘屈’亦作‘詘’,与傅本正同。‘大巧若拙’句在‘大辯若訥’下,下又有‘其用不屈’四字。以上文‘其用不弊’,‘其用不窮’二句例之,则有者是也。韩所...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或挫’,‘挫’作卧反,搦也;简文:在卧反;河上作‘载’。‘隳’,许规反,毁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此言有、无,難、易,長、短,高、下,音、聲,前、後之类,皆以相对而存在,且皆相互依赖,彼此转化,含有辩证思想。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4_王昶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知’字,‘靖’作‘静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3_黄瑞云
黄瑞云云:“甚,《广雅·释言》:‘甚,剧也。’此處犹言苛严。奢,《尔雅·释诂》:‘奢,勝也。’此為争勝之意。泰,《论语·子路篇》‘君子泰而不骄’,何晏注:‘君子自纵泰,似骄而不骄。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8_毕沅
毕沅云:“两‘不處’河上公作‘弗居’,聚珍板王弼注本作‘功成而弗居’,校云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而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。沅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不’。‘不’字為是。”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无“於”字,今从甲本。王弼本、张之象本皆无此句。陈鼓应也误掉此句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九引“可”作“多”,谓“罪莫大於多欲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...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4_纪昀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‘有’作‘者’,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5_纪昀
纪昀云:“各本俱无‘民’字,惟《永乐大典》有之。据弼注‘故可欲不見’,上承‘没命而盗’,则经文本有‘民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7_王卡
王卡云:“‘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’,影宋本(《四部丛刊》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建安虞氏刊本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》)原缺‘矣’字,据S三九二六、P二六三九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、强...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1_唐玄宗
唐玄宗注云:“果在於应敌,非果以取强也。”疏云:“用兵之善,果於止敌,止敌自矜,未名善勝。故虽止敌,慎勿矜夸,矜夸则伤於取功。故虽果於止敌,戒云勿伐其功。伐取其功,是则自为憍泰,憍...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8_想尔注
想尔注:“道绝不行,耶文滋起,貨赂為生,民竞贪学之,身随危倾。当禁之,勿知耶文,勿貪寳貨,国则易治。上之化下,犹风之靡草。欲如此,上要当知信道。”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其出彌遠’,‘彌’,古本作‘镾’,下同。《韩非子》‘遠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8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作‘謂之不道’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2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‘或不盈’,俞氏樾据唐景龙碑作‘久不盈’,非也。景龙碑作‘久’,乃‘又’之误;或读碑者谛视未真耳。古‘或’字通作‘有’,‘有’字通作‘又’,三字义本相同。此文作‘或’,...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傅奕、严遵与古本有‘者’字。為俗學者,则日益多事,而心不虚,为常道者,则日損私欲以致虚。”
《老子》31_02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物或惡之,故有道不處。’疏云:‘一切人、物皆畏兵而惡贪,故有道行人不處心於兵戈及贪欲。’顾本无疏,当系缺文。马说非是。按: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或,有也...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人能用道以挫情欲之鋭,解事物之紛,莹心鉴而不炫其明,混浊世而不污其真,则道常湛兮,似乎或在也。”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為而无不為矣’,古本作‘无為則无不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5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非君子、善人之器,必须夷凶拯难不得止而用之,权智亦尔。”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猫’,别体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应从帛书乙本作“聖人恒、无心”。今譣之河上公注:“聖人重改更,贵因循,若自无心。”可知河上公本原来亦作“聖人恒无心”。张舜徽、张松如二人之说是也。但张松如在今译本句时,把“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3_唐玄宗
唐玄宗疏注云:“夫不能以德怀来而用兵求戰勝,故虽克勝,犹惭德薄,不以為美。夫勝必多殺,故以勝為美者,是好樂殺也。”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多言數窮’,王云:‘理數也。’顾云:‘势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49_06_校笺_06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得信’,甲本缺‘得’字,乙本作‘德信’,傅奕本作‘得信’。‘德’即‘得’也。今据傅本改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8_谭献
谭献云:“予以為‘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,言以喪禮處之’三句注文误入。‘言以喪禮處之’句,易州石刻及《御览》引皆无。”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9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本章之谷,为下丹田,为气海,是胎息的产地。神,是人体内在三宝精、气、神的代称,它主导精气,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概括。谷神,指气海中的元神,亦称元气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