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牟子·理惑论》引无‘歸’字。‘歸’字疑衍,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復,返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復,还也。’復其名,谓收回其明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5_唐玄宗
唐玄宗注疏云:“大道汎兮,无系而能应物,左右无所偏名矣。···汎兮者,无系之貌也。言道之為物,非阴非阳,非柔非刚,汎然无系,能应众象,可左可右,无所偏名。故庄子曰:‘夫道未始有封。...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6_文廷式
文廷式云:“《老子》一书皆言‘守雌’,独至‘天門開闔’之时,应机一发,不为万物制。故以‘无雌’为训。文本作‘為雌’者误。”
《老子》53_02_校笺_04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王说是。惟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书之所谓大道也者,端道也。所谓貌施也者,邪道也。所谓徑大也者,佳丽也。佳丽也者,邪道之分也。’据此文观之,则‘唯施’古本作‘貌施’,...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可名於小’,一作‘可名為小’,一作‘可名於小矣’。可名於小尔,言不可名小。既云可左可右,所以非小。非小,所以成其大。”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恃’,河上本作‘侍’。‘長’,丁丈反。”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“朝甚除”:“朝”(cháo),陆德明谓“直遥反”,指朝廷宫殿。“除”,有以下几种解释:(1)洁好、整洁,如王弼等注;(2)完美,如陈懿典谓“朝廷虽甚美”是也;(3)除去,开也,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
刘韶军云:“‘是以’句,明太祖本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唐玄宗注疏本、宋徽宗本、清世祖本三家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甲本作“然埴為器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“然”為“埏(yán)”,无“而”字;乙本作“燃埴而為器”,“然”作“燃”,《乙本释文》校“燃”亦為“埏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...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9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按:‘盗’应读作‘誕’,盗、誕双声,并定母字。敦煌本‘夸’作‘誇’,‘盗誇’即‘誕誇’。《说文》‘夸从大于声’,景龙本‘夸’作‘李’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盗竽’,‘盗竽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泰’作‘太’。”
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无‘故’字。《北山录》二引‘利’作‘器’,讹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不輟’,輟,张劣反。”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、臧疏、易州、罗卷‘言’字同此。成疏云:‘至道虚寂,其体希夷,所以出言淡然无味;’是成亦作‘言’。”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令人行妨’,‘行’下孟反。‘妨’,音芳。”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室町本‘有’字上有‘乃’字,无上四‘於’字。严遵本‘其德有餘’句,与河上、柰卷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‘用之不足既’,按:‘足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可’。”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9_吴澄
吴澄云:“聖人但為实腹而养气,不為悦目而徇物也。故悉去彼在外之诸妄,而独取此在内之一真。上言‘目盲’、‘耳聾’、‘口爽’、‘心狂’、‘行妨’五者,下但言‘不為目’,盖举一,以包其四...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三本均作‘吾何以知天下之然?以此。’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按:翕者,敛也,合也。與‘張’为对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翕’,乃原文也。传写者或增其偏旁为‘噏’,为‘偏’,为‘歙’。帛书甲本讹而为‘拾’,乙本又变为‘擒’,皆失之。...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‘若驚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作‘攫鳥猛狩不搏’,遂州本同敦本,唯‘狩’字作‘獸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取’,一作‘奪’,非古也。”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謂龍辱若驚”,“胃”為“謂”之音假或省写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乙本作“是胃弄辱若驚”,“胃”為“謂”之假借,“弄”為“寵(简作宠)”之假借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订。...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遂州、磻溪、楼正、柰卷、严、顾、彭、王羲之诸本并作‘峻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“柔弱勝强”句,各本文字虽有差异,但於义则无大异。从散文诗的节奏感考虑,从帛书乙本,为四字一句,與前面四字句节奏相谐,况且“明”、“强”为韵(二字入阳部),读来既有节奏感,...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轻身而不修身,则自取危亡也。是以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故终身无患也。”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罗《考异》未及此,校罗卷确为‘詳’字,与遂州本同,罗失校。·.·‘益生曰祥’,李道纯作‘益生不祥’。《道德会元序例》云:‘益生不祥,或云日祥,或云曰祥,皆非也。’李...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邦’,一作‘國’。‘邦’原作‘國’,今从韩非本。”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若可寄天下’,河上作‘乃可以託於天下’;王弼作‘若可託天下’;《大典》作‘乃可以託天下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