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心照清静,而能容物,和同光尘,不自殊异,渾然如濁,物莫能知。”
0505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彭、张之象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0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物无棄财’句,通行本作‘常善救物,故无棄物’,‘救物’,真本作‘披物’,想系字误。古本作‘····人无棄人,··物无棄物’。兹据甲、乙两本作‘是以聖人恒善救人,而无棄...
04314
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9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亘古常存,悠久无穷者,道也。若我之身,与道为一,则我一道也,道一我也,道之中,本无可危,又安有危於我者乎?没身不殆,不亦宜乎?”
0388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失’则指‘飄風’、‘驟雨’之治而言;以人君行‘希言’之治,則為‘道’、為‘德’;行‘飄風’、‘暴雨’之治,則為‘失’也。此言人君行道,則与道同体;行德,則与德同体;行...
02510

《老子》81_06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帛书乙本句首有‘故’字,今据补。”
03812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渾,上声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御览》一引同此。‘混’,借为‘橱’。”
05612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据上文“貴為身於為天下,若可以託天下矣”,此处当应作“愛以身於為天下,若可以寄天下矣”,帛书本似于“愛以身”后省一“於”字。明世德堂本《庄子》引文和陈景元本即有“於”字。“...
05111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狎’,河上作‘狭’,《说文》无‘狭’字。‘猒’,本皆作‘厭’,下同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苏上有‘故’字,‘有’作‘者’。《治要》‘有’作‘者’。按: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故善者果而已;’是成作‘故善者果而已’。‘有’当从诸本作‘者’,俞说是也。按:《左传·宣...
0367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以道佐人主者’,按《治要》引无‘者’字。‘不以兵彊天下’,按‘彊’字,罗卷同,各本作‘强’,下同。臧疏、罗卷及《治要》引‘彊’下并有‘於’字。譣弼注曰:‘尚不可以兵强...
02911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翕”。吴澄即云“‘歙’,音‘翕’”,“翕”当為本音本字。在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“将欲翕之,必姑张之”文中,帛书乙本作“擒”,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即作“翕”。此...
0429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4_古棣

古棣云:“以傅奕本、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为长(二本皆作‘故善者果而已矣’)。此句与上文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,所以应有‘故’字;无‘矣’字语气不足,於诗的节奏求之,亦应有‘矣’...
03411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古本作‘王侯’,下同。‘天下貞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''莫能知',各本'能'作'不'。'
0245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7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輜重所以卫身,言聖人終日所行,不外治身之事,雖有眩惑耳目之事,不关於内念,谓心不役於万物,超然物表也。后世人主视天下為重,以一身為輕,皆不知身為治本,不治身,則失其本,...
04713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今譣帛书甲、乙本,皆作“吾强為之名曰大”,正与想尔本、景龙本等本合。“强為”前有“吾”字,非為衍文。这是老子自述他又為这种“昆成”之物命名之情况,且引出下文他描述的道的全部...
0346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天之道,其猶張弓’,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柰卷、高翻并作‘張弓乎’,《类聚》七十四引同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’一二‘亦’字下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2313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4_陶鸿庆

陶鸿庆云:'王注曰:'以,用也。其,谓水也。言用水之柔弱,无物可以易之也。'是王本'其'上有'以'字,故顺文解之。'
031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乘乘兮’,李‘乘乘’,乘,食陵切,运动相适貌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王注:‘非欲以取强无敵於天下也;’系释经文‘輕敵’二字,陶说恐非。至马谓王本‘喪(简为丧)’亦作‘亡’者,是也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禍莫大於侮敵,··侮敵則幾亡吾寳...
02811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11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用智治國,则下亦以智应,惟务穿凿,不循自然,奸诈斯生,上下相贼。世俗之所谓智者,非國之賊而何?”
0526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2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善者果而已矣’,按:王弼本作‘善有果而已’。河上本‘有’作‘者’,语意均不圆畅,显有脱夺,今据帛书甲、乙本写正。”
07612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7_刘韶军

刘韶军云:“‘以正治國’,唐玄宗《御注道德真经》、唐玄宗《御制道德真经疏》作‘以政理國’,与宋徽宗、明太祖、清世祖三家不同(三家作‘以正治國’)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注云:“在宥天下,...
0285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成疏云:‘相輹毂辋假合而成,徒有車名’,是成亦作‘車’。赵、张之象、磻溪作‘輿’,馆本作‘轝’。伦谓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曰:‘至譽无譽’,盖即吴所本。然此文当作‘致譽无譽...
03215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02610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吾’者,老子自谓。‘其’者,指道而言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‘子,似也。’‘帝’谓上帝。吾不知其誰之似?象帝之先。二语自问自答。此言道不但为萬物之始,又为上帝之祖先。二...
0396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1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御注、英伦、广明、景福诸本均作‘計’;‘籌策’,御注、英伦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
03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