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寵為下’,吕、苏作‘寵為下’,葛、林作‘辱為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以上诸说,皆可為一家之言。笔者认為,此处之“紀”,本為楚方言。扬雄《方言》云:“绁、紀,绪也。南楚皆曰‘绁’,或曰‘端’,或曰‘紀’,皆楚转语也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...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、寇、宋河上、臧疏并作‘怕’。成疏云:‘怕,寂也。’是成亦作‘怕’。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潘及《文选·子虚赋》注引、《长杨赋》注引(胡本《长杨赋》注无)并作‘泊’...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知此两者,亦稽式也’,傅奕、王弼同古本。稽,古兮反,考也,同也,如《尚书》‘稽古’之‘稽’。傅奕云:‘稽式,今古之所同式也。’”水海按:《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本引王弼...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上古結繩而治,今民既淳朴,则可使復結繩而用之。化底和平,则虽結繩亦不用矣。”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其唯无知也,是以不□□”,前句“夫唯”作“其唯”。“夫唯···是以··”是固定格式,是知“其唯”为误。后句损掩“我知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同此。今...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作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’,唯馆本、卷子成疏作‘熟’。馆本‘天’作‘又’。柰卷、磻溪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六朝残卷作‘塾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赵写作‘孰能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2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揣,量度也。鋭,铦利也。凡情滞溺,贪求荣利,故揣量前事,铦鋭欲心,鬼瞰人怨,坐招殃咎,故曰不可長保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我’上并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02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吴澄本“寧”作“甯”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谓“地能包萬物以为一”。此即《老子》“地得一以寧”之语意所本。“以”,因,介词。清,《说文》谓“朖也,激水之貌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清,且...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应从帛书甲本作“盈室”,作“满室”者,因避汉惠帝刘盈讳而改。因“盈”字改作“满”,于是又把“室”字改作“堂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室,实也。”徐锴《说文系传》云:“室,实也。室、...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说是。又:“閇”字,则为“閉”的俗字。《广韵·屑韵》云:“閉,阖也,塞也,俗作閇。”赵孟頫本亦作“閇”(见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赵孟頫书《道德经》石刻)。又:“塞其说(yu...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4_苏辙
苏辙云:“枯槁之士,以定灭性,则安而不复生。今知灭性之非道也,则動之;動之而徐自生矣。《周易》曰:‘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’今所谓動者,亦若是耳。”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私’本作‘思’,唐王真《论兵要义述》、强思齐本、陈象古本、元大德三年陕西宝鸡县《磻溪宫道德经幢》‘私’均作‘思’,此其证也。惟《庄子·山木篇》语同此石(作‘私’)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我獨若昏,‘俗人皆察察’,河上公及诸家省‘皆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张嗣成本‘不善’下‘人’字无。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下句作‘不善人,善人之資也’,是《淮南子》所见本无二‘者’字,有二‘也’字。王注:‘故不善人,善人之所取也;’似王...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4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身,内也,实也;名,外也,宾也;孰,谁也。世人皆求外丧内,贪名丧实,何者?夫令誉芳名本为身也,身既为名,身死名竟何施?老君愍兹颠倒,故覆云名之與身谁是汝親乎?而汝贪名...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8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凡物壯极則老,兵强极則敗,故兵之恃强,犹物之用壯,适足以速其衰老。兵恃强則不可全其善勝,兹二事者,是謂不合於道。贤臣明主,知其不合於道,当须早止不为,故云‘不道早已’...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并重“生”字,是也。下文“以其生生”即承此句“生生”而言。今帛书本作“而民生生”,正与傅、范、《韩非子》合。或云“有两‘生’字,分属上下句...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罗卷、易州、臧疏及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张湛注引并无‘者’字。馆本、罗卷、易州‘為吾’作‘為我’。《弘明集》七《释慧通驳顾欢夷夏论》引‘身’下有‘也’字。《广弘明集》十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此文,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是今本脱下‘美’字是也。惟《人间训》引君子曰。王念孙云:‘君子本作老子,此浅学人改之也。’今《老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沌’,本又作‘忳’,徒损反,又徒门反,简文音顿。‘俗人昭昭’,‘昭’章遥反,一本作‘照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下文‘善閉’、‘善結’下,均有‘者’字,由此以推,则‘善行无轍迹’五句,《淮南子》所据本,并有‘者’字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正义引此亦有‘者’...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1_校堪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弗有也,為而弗寺也,長而弗宰也”,前句损掩“生而”两字,据王弼本校补;中间一句,“恃”作“寺”,为“恃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;后句“弗”块排本作“勿”...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、臧疏无‘兮其’二字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‘曠’作‘廣’,此句在‘混兮’句下,易州亦在‘混兮’句下。按:‘曠’当作‘廣’,《说文》:‘廣,殿之大屋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安以久之’,‘久’一作‘動’,一作‘安以久動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9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悶悶’,古本作‘閔閔’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,一作‘海’,一作‘忽兮其所晦’。一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一作‘飄兮其若海’。”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窪’,李:乌瓜切,埳也。地窪則水满,喻谦德常盈。”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自恃曰矜。有所長,而不自恃,故長。”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則我者貴’。”水海按:今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唯深,故知之者希也。知我益希,我亦无匹,故曰‘知我者希,則我者貴’也。”此王本则作“則我者貴”。然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