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誰’下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足’,河上作‘可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李霖本、吕知常本、吕惠卿本、邓锜本、杜道...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前句同此,后句“動(动)”则為“踵”之假(二字上古皆為东部)。按:“踵”,《说文》谓“追也”,又云:“一曰往来貌。”“往来”即含有活動之义。今从帛书甲...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得’,罗卷、易州、张嗣成、吴同此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得善矣。’则节解同此(指傅本)。‘得’字是。”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(知常)、苏、葛、赵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2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洪颐煊说是也。想尔注:‘谷者,欲也。精结为神,欲令神不死,自结精自守。’亦读‘谷’为‘欲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歙歙’,宋河上、臧疏、柰卷、易州作‘怵怵’。成疏曰:‘怵怵,勤惧之貌。’是成亦作‘怵怵’。罗卷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潘、磻溪作‘惵惵’。···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...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罗运贤、古棣之说甚是。应从古字作“竦”。帛书甲、乙本作“立”,則為“竦”之省写,或為“竦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来纽,為双声假借)。帛书《甲本释文》与《乙本释文》皆校“立”為...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故能長久’,王氏《萃编》引邢州本与此同,易州石柱及河上、王弼作‘長生’,非也。”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2_韩非子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人始于生,而卒于死。始之谓出,卒之谓入,故曰:‘出生入死。’”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樸雖小’,御注作‘撲’,王弼作‘樸’。‘天下不敢臣’,王弼作‘天下莫能臣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无私’者,无为于身也。‘身先’‘身存’,故曰‘能成其私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8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‘生生之厚’,谓富贵之人,厚自奉养,服食药饵,以求长生,适自蹈于死地,此即動而之死者之一端。缘世人但知戕贼为伤生,而以厚自奉养者为养生,不知其取死同也。故申言之。”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7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守道,以致和平,则无凌弥灾害,地平天成,二气交泰,以相和合,降洒甘露,善瑞侯王也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人’下各本有‘之’字,(景龙)碑本泐。陆德明曰:‘處,一本作居。’按河、王本作‘處’,傅、范本作‘居’,敦煌本与此石同(作‘處’)。室町本‘道’下有‘矣’字。”水...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3_俞樾
俞樾云:“‘兵无所其刃’,按《释名·释姿容》曰:‘容,用也,合事宜之用也。’兵无所容其刃,言兵无所用其刃,《庄子·胠箧篇》‘容成氏’,《六韬·大明篇》作‘庸成氏’。是‘容’与‘庸’...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知止所以不殆’,河上作‘知之所以不殆’,王弼作‘知止可以不殆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争”作“静”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顾欢本、傅奕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林希逸本、董思靖本、王雱本、陈景元本、彭耜本、寇才质本、赵孟頫本、大田晴轩本“尤”下有“...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王本作‘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’。帛书甲、乙本并无‘莫不’二字,与敦煌本合,今据删。”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6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王侯守道而在天下,则萬物歸之,譬如川谷之與江海也。盖道者萬物之所宗,江海则川谷之所歸也。苏辙曰:‘江海,水之钟也。川谷,水之分也。道,萬物之宗也。萬物,道之末也。皆水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2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揣,量度也。鋭,铦利也。凡情滞溺,贪求荣利,故揣量前事,铦鋭欲心,鬼瞰人怨,坐招殃咎,故曰不可長保也。”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无“德”字,或有“德”字者,乃涉上文“德畜之”而致误。詹剑峰云:“道是德之体,德是道之用,作用附丽于本体,故德兼于道。用不离乎体,举道足以包德。所以,这里独举...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周易集解》一虞翻引‘自勝者强’,二引‘勝人者有力也’。疑《老子》本文‘知人者智’、‘勝人者有力’下各有‘也’字,乃两句为一义也。”水海按:有“也”字是。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功成名遂身退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名成功遂身退’。王弼作‘功遂身退’。又‘名’作‘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殁身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‘殁’作‘没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不失其所者,久’,邵‘所’下有‘止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:‘抱一能无離’,是成无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顾本成疏:‘用柔即是行解之术;’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用柔曰强;’是成、荣两本并作‘用’。作‘用’,盖涉下文‘用其光’而误。河上注‘見小’句云:‘萌芽未动,祸乱未見為小,...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河上注曰:‘言道汎汎,若浮若沉。’是河上作‘汎’,并重‘汎’字。今本有作‘氾’者,后人据王本改之矣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引不重‘汎’字。成疏曰:‘汎汎无系也。’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