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缺’,易州、宋河上作‘’,《意林》(武英殿本)引作‘缺’,各本同此(‘缺’)。伦谓‘鈌’、‘’并‘缺’之讹。六朝欲书‘缶’旁与‘垂’旁,往往相乱,《庄子·天地篇》以二...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苏作‘或呴或吹’,吕作‘或煦或吹’,葛、赵作‘或嘘或吹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作“或嘘或吹”,张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“斯”假作“訾”(上古二字皆为支部,属叠韵假借),“善”下原有钩号,当为断句之误;帛书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范应元本“皆知”前有“天下”二字,“善”后...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07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赢,有余利也。絀,甲本作‘纳’,乙本此句仅存一‘絀’字。严遵《道德指归》:‘是以赢而若絀。’今据补。‘炳’恐为‘大辯如訥’之‘訥’字误入此句。絀,不足也。”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3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或載或隳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1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功成不居’,河上作‘功成而弗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4_吴澄
吴澄云:“‘糞’下诸家并无‘車’字,惟《朱子语录》所说有之,而人莫知其所本。今按张衡《东京赋》云:‘卻走馬以糞車’,是用《老子》全句。则后汉之末,‘車’字未阙。魏王弼注,去衡未远,...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说为是。唯謂“人主”后有“者”字于义为长,笔者以为非是。王弼注云:“以道佐人主,尚不可以兵强於天下,况人主躬於道者乎?”据王注,王所见本亦无“者”字。“以道佐人主”,其...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论衡·自然篇》曰:‘故无為之為大矣。本不求功,故其功立;本不求名,故其名成。’亦即此章‘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2_韩非子
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云:“智伯兼范、中行而攻赵不已,韩、魏反之,军败晋阳,身死高梁之东。遂卒被分,漆其首以为婆器。故曰: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謂句首有“故”字,非是。此句以下言“善者果···”之义项,从语法关系和逻辑事理上来说,与上文“其事好還,師之所居,楚棘生之”之义项,并非因果关系,既非因果复句,亦非因果...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之’字。吕、葛、林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不出户,知天下’。柰卷无‘可’字。譣弼注曰:‘故不出户闚牖而可知也。’是王两句皆有‘可’字。《韩诗外传》三曰:‘昔者,不出户,而知天下,不窥牖,而见天道。’盖本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果而勿强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并上有‘是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是謂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11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使夫知不敢為而已’句,乙本作‘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’,河上公本、通行本皆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,為无為’,与乙本异。今按:从上下文义看,应作‘使夫知不敢為而已’,意谓使得...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无在於一,而求之於众也。道视之不可見,听之不可闻,搏之不可得。如其知之,不须出户;若其不知,出愈遠愈迷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9_苏辙
苏辙注云:“壯之必老,物无不然者。唯有道者成而若缺,盈而若冲,未尝壯,故未尝老、未尝死。以兵强天下,壯亦甚矣,而能无老乎?无死乎?”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深乎’,御注作‘淵似’,河上作‘淵乎似’,王弼作‘淵兮似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聞道者日云”,“云”为“損”的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文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高明误校为“毁”。传世诸本及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“聞道”皆作“為道”。道...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有欲者”不误也,“欲”当為本字。帛书甲、乙本前经文亦有“有欲者”(见《道篇》)。况且帛书甲、乙本前文尚有“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嗷”(见《道篇》),而通行本第一章亦有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9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‘湛’,静也。言其道湛静,虽不见其迹,然又似或存。”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二赵、潘并作‘故取天下者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注曰:‘上章云,其取天下者,常以无事;’则王作‘其取天下者’。罗卷、馆本、易州作‘取天下,常以无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9_卢文弨
卢文弨云:“今作‘恬惔’,易州石刻同。《说文》:‘惔,忧也。’非此。‘恢’亦形近而误。”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“聖人不仁”,“仁”,“爱也”(见《荀子·大略篇》);此即聖人无所偏爱之意,谓聖人“法天地”而对于百姓纯任自然也。
《老子》49_03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“善者善之,不善者亦善之”,是接上面“聖人”而言的,意谓“聖人”以善心去对待任何人无论善与不善的人)。所以不应有“吾”字(下文两“吾”字亦然)。帛书甲本无“吾”字,正使上下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0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古本、真本作‘夫樂人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《河上公章句》:‘谷’音育,训养也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‘惵惵’,忧勤貌,又不停貌。河上公本作‘怵怵’,王弼本作‘歙歙’。”水海按:今譣诸种河上公本及河上公注文,皆作“怵怵”。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作“以悲依立之”,“哀”假作“依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微部,为双声叠韵假借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乙本作“殺□□,□□□立□”,前句损掩“人衆”二字,后句...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