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法物,犹法令。言刑名彰著,法令滋繁···不堪苛虐,逃窜者多,因生滥窃,盗贼斯起。所谓政之愈巧,避之愈密。此一句重释以政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曰:與呵其若冬□□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损掩“涉水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曰:與呵亓若冬涉水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...
0325
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閔’,音門。‘偆’,旧音春,傅奕同古本。《玉篇》:‘偆,尺尹切,厚也,富也。’谓其政以德閔閔若昏,则其民富足而淳厚矣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儼兮其若容’,古本。‘容’一作‘客’非也。谓貌重而若正颜容也。苏曰:‘无所不钦,未尝惰也。’”
0399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故曰:禍兮福之所倚,以成其功也。··故曰:福兮禍之所伏。’玩上下文义,‘以成其功也’五字实为《韩非子》补足《老子》之语,非《老子》原文也。刘说...
0358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苏灵芝书》误‘樸’為‘撲’,非也。或作‘朴’,同。”
0405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□之悉也,亓日固久矣”,前句损掩一“人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恍”作“悉”,《正字通》谓“悉”同“悉”,一般人认为,则作“悉”,为“迷”之假借...
03912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2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曠’,空豁貌。‘若谷’,虚而善应也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8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燿’,王弼作‘耀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注文“以光照求其隐慝也”,王似当作“耀”。
02912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无“孰能”二字,作“安以動之,徐生”,同上句“濁而静之,徐清”一律。“安以動之,徐生”,谓:安静的东西使它运動起来,慢慢就会产生变化。陈鼓应说:“在长久沉静安定...
04614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蚤服’是也。范本引王本作‘早復’,《道藏·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引王注‘早復常也’,‘早復謂之重積德者也’;是范、张皆见王本亦作‘復’者。司马光謂‘不远而復,不离于德...
03813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俗本有作‘至’者,非也。诸本‘靖’作‘静’。依义‘篤’应作‘竺’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谓君德无有不制伏者,则殊俗慕化,绝域观风,无远不至,故莫知穷極也。人君德化无远不極,万人所归住,神明所福享,然后或称为有國。故《周易》云王假有庙有家是也。过此以往,...
03815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夫物,甲、乙本皆作‘天物’,河上公本、通行本作‘夫物’,傅奕本作‘凡物’。马叙伦引陆德明说:‘凡本亦作夫。’天或夫之误。今从河上公本。芸芸,甲本作‘云云’,乙本作‘秐秐...
04515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以道莅’,‘莅’,力至反。古无此字,《说文》作‘竦’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《老子·德篇》有“知常曰明”句(通行本第五十五章)。本处用如判断句“知常,明也”意盛。“知常”:认识萬物运动变化中的不变之律则。“明”:“萬物的运动和变化都依循着循...
03112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陶鸿庆说非是。陶据张之象王本注所谓《老子》无“非其”二字,而道藏王弼本、道藏集注本王弼注文皆出现“非独”二字,正与经文“非其神不傷人”之“非”相吻合。又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...
03710
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能含容应物,乃公正无私,无私则天下歸往,是謂王矣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六朝残卷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’。馆本、卷子成疏‘交’作‘郊’,并重‘天下之郊’一句。”又云:“‘天下之交’四字,涉上文‘故德交歸焉’及‘天下之下...
04412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8_于省吾

于省吾云:“‘其次親而譽之’,河上本‘而’作‘之’是也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夫两者各得其所欲,大者宜為下’,一无‘夫’字;‘大’上一有‘故’字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,王弼有二‘焉’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美言可以於市,尊行可以加於人’,‘於市’字上疑脱一字。‘市’,交易之所。‘加’,益也。美而言之,则可以和於市;尊而行之,则可以益於人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事遂’,一作‘名遂’。‘皆曰’,司马无‘皆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百姓皆謂我自然”,注文“皆謂”作“皆曰”。
04615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作‘不善坐而進此’,乙本作‘不若坐而進此’,通行本作‘不如坐進此道’。甲本‘不善’两字义不可解,乙本与其他诸本义同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知慧’二这,云‘音智’,是王本作‘知慧’,当据改正。‘知’与‘智’同。《说文》:‘慧,儇也。’作‘惠’者乃假字。按:‘大僞’与上句‘大道’词例相同。刘氏...
0556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“无味”之“味”作“未”,则為“味”的古字,《说文》云:“未,味也。”帛书乙本作“為无為,□□□□□□”,损掩后两句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《文子·...
04815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難事’,‘難’上亦有‘之’,下同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9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遂本‘此三者言為’,景本‘此三者為’,敦本‘此三言為’。”
0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