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
易佩绅云:“道在天下均而已,均而后适於用。此有餘則彼不足,此不足而彼有餘,皆不可用矣。抑其高者,損有餘也;舉其下者,補不足也。天之道如是,故其用不穷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帛书乙本作‘物无棄财,是胃曳明’。帛书‘物无棄財’前,显然是抄漏了‘恒善救物’一句。许抗生说:‘《说文》:愧,习也。襲、习古通。愧明即襲明也。忡、曳疑皆为愧之误。’许说是...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猒’,范同,各本及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作‘厭’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曰:‘推之而不厭;’《列子·黄帝篇》注引向秀《庄子注》曰:‘天下樂推而不厭;’盖并本此,亦作‘厭’...
《老子》81_05_校笺_03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乙本‘愈’字作‘俞’,‘與’字作‘予’,稍异。”水海按:“予”、“與”古义通,皆给予之义。《尔雅·释诂》云:“予,赐也。”郭璞注:“赐與也。”邢昺疏:“予者,授與也。...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“斯”假作“訾”(上古二字皆为支部,属叠韵假借),“善”下原有钩号,当为断句之误;帛书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范应元本“皆知”前有“天下”二字,“善”后...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3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塞其兑,閉其門’,五十二章出现过,该章是讲认识论的,这两句是应有之文。此章,参看下文可知也应有这两句,不能一见有两句重出,就断言一定有一处是衍文或错简,而应具体分析。”
《老子》65_01_校笺_02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愚’作‘娱’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五十四章王注:‘所谓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也;’疑王本‘知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‘翕’,葛、苏、林作‘噏’;吕、赵作‘歙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竭’,上句(指‘神无以靈將恐歇’句)作‘歇’,毕误校。‘歇’,《说文》‘息也,一曰气越泄也’,《广雅·释诂》二‘歇,泄也’;《七发》:‘精神越泄,百病...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。吴澄之注,很能说明问题,吴澄说:“‘奇’,不正也。使愚民常有畏死之心,而奇邪為惡者,吾得執而殺之,則人人知畏,孰敢為惡?然虽殺惡人,而人之敢為惡者不止,則是民愚...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按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据帛书甲本看来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渾心”。“渾其心”乃“渾心”注文窜入。“渾渾”或“渾渾焉”,乃后人因与上文“翕翕”(或“歙歙”等)或“翕翕焉”(或“歙歙焉”等)為对所改《...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朱谦之说是,当作“人生”,作“民生”不当。又,“强”、“彊”二字古同(见《玉篇》),今皆作“强”。 又,此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以及下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,是属于特殊用法的四个“...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明皇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措’,范作‘錯’,易州误作‘揩”,各本及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、《北山录》二引同此。宋河上脱‘其’字。罗卷‘爪’误作‘狐’。‘容’字,俞先生说是。‘爪’当作‘Ψ’,馆本作...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也’,一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8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。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’。明皇、陆希声、陈象古较河上、弼多‘天下之交’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9_张舜徵
张舜徵云:“王弼本作‘蜂蠆虺蛇不螫’。帛书甲本作‘蜂喇煨蛇弗螫’,‘’当为‘’之误,‘’与‘蠆’音近相通。帛书与王本合,不误也。‘喂’即‘虺’耳。”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猶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9_王卡
王卡云:“‘强大處下’,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句首有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7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夫慈,以陈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。”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9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:‘不可為也’下当有‘不可執也’一句,请举三证以明之。《文选》干令升《晋纪总论》注引《文子》称《老子》曰:‘天下,大器也,不可執也,不可為也;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。’其...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剉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羸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也。“貴以高”,其“以”,当连词“且”讲。又,帛书本句(连以上四句)的“毋已”,今本皆作“无以”,有的学者仍将“已”写作“以”,不妥。又,蹶,音jué,《释文》读音...
《老子》12_05_校笺_07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心耽丝竹,耳滞宫、商,不能反听希声,故曰聾也。《庄子》云:‘非唯形声有聾盲夫,智亦有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8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宗,万物之主也;君,万事之主也。”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顾本成疏:‘用柔即是行解之术;’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用柔曰强;’是成、荣两本并作‘用’。作‘用’,盖涉下文‘用其光’而误。河上注‘見小’句云:‘萌芽未动,祸乱未見為小,...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3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所言神不傷人者,岂但神灵无效,而不能傷害于人?而聖人以道临人,无为不扰,百姓自正,故云聖人以道莅天下尔,将欲发明聖德,故重云亦不傷人。”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6_大田晴轩
大田晴轩云:“一,一气也;二,阴、阳也;三,形、气、质之始也。第十四章曰:‘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’,盖此三也。意谓道生一气,一气分为阴阳、气化流行于天地之间,形气质具,而后萬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