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静為下’,古本作‘以其静,故為之下也’。司马作‘以其静,為之下’。一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8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‘其次親而譽之’,河上本‘而’作‘之’是也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夫两者各得其所欲,大者宜為下’,一无‘夫’字;‘大’上一有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,王弼有二‘焉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美言可以於市,尊行可以加於人’,‘於市’字上疑脱一字。‘市’,交易之所。‘加’,益也。美而言之,则可以和於市;尊而行之,则可以益於人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事遂’,一作‘名遂’。‘皆曰’,司马无‘皆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百姓皆謂我自然”,注文“皆謂”作“皆曰”。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5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甲本作‘不善坐而進此’,乙本作‘不若坐而進此’,通行本作‘不如坐進此道’。甲本‘不善’两字义不可解,乙本与其他诸本义同。”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知慧’二这,云‘音智’,是王本作‘知慧’,当据改正。‘知’与‘智’同。《说文》:‘慧,儇也。’作‘惠’者乃假字。按:‘大僞’与上句‘大道’词例相同。刘氏...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“无味”之“味”作“未”,则為“味”的古字,《说文》云:“未,味也。”帛书乙本作“為无為,□□□□□□”,损掩后两句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《文子·...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诸本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天下難事’,‘難’上亦有‘之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9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遂本‘此三者言為’,景本‘此三者為’,敦本‘此三言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“是以”,即“以是”的倒装,惯用词组,意思是“因爲这个”,今译一般為“因此”,或译注“是以”为“因此,以···”(任继愈译文),实为误译。“猶難之”:“猶”即尚...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此句自文谊求之,应属上章,乃‘絶聖棄智,····絶仁棄義,··絶巧棄利’一段文字之总结也。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谓唐张君相《三十家老子注》以‘絶學无憂’一句,附‘絶聖...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為之於未有’,谓其安未兆也;‘治之於未亂’,谓闭微脆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3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言‘唯’與‘訶’,‘美’與‘惡’,皆对立事物,究竟相去不甚远,以明世俗之所谓顺逆、美惡,未必皆可为准式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3_高明
高明云:“今从汉帛书观察,甲、乙本此节经文虽有残损,但此四句经文俱在,纯属《老子》旧文无疑,奚氏之说非是。”水海按:高说是。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《释文》出‘若亨’,则王本作‘若亨’,当据改正。《释文》谓河上公作‘饗’,则陆见河本作‘饗’。按:‘衆人’与‘我’对言,前指俗君,后指圣人也。河上注:‘熙熙,淫放多情...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2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今本(赵用贤本)无‘而’字。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3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文选·子虚赋》注引作‘怕然而未兆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1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愚”。作“遇”者,“遇”与“愚”古通(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需部》:“遇,假借为愚。”),作“娱”者,为“愚”之借(上古二字皆为疑母,为双声假借)。因作“...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‘乘乘’下有‘兮若’二字。王弼作‘儽儽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稽式’,‘稽’,古兮反,严、河上作‘楷式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憃憃呵鬻□□□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的时译,今复原;损缺“人昭昭”三字,帛书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“惷憃”作“湷涛”,“兮”时译为“呵”,今复原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...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善下之’,古本‘下’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衆人察察’,‘衆’字王本原作‘俗’,河上本作‘衆’。今据改。按:河上‘俗’字作‘衆’是也。本章皆‘衆人’与‘我’对言,即其证。以前后文例之,‘人’下并当有‘皆’字。‘察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,居上而民弗重也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乙本作‘故居上而民弗重也,居前而民弗害’,通行本同,疑此处误倒。”按:上文先言“上民”如何,后言“先民...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0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天文钞河上本作‘兮’,广明幢作‘剽兮’,泷川本及世德堂本作‘漂兮’。按:‘漂’、‘剽’为‘漂’之或体,而‘漂’、‘飂’音相近。”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5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’,或云‘令器’,或云‘不用’,皆非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3_劳健
劳健云:“‘食母’二字,范本误从唐玄宗加字,作‘求食於母’。玄宗自注云:‘先无求、於两字,今所加也。’明非古本。范氏失於校正。”又云:“‘食’,音嗣,养也。‘母’谓本也。知养其本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