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4_魏源
魏源云:“‘静曰’,王弼作‘是謂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,惟“其”皆作“亓”。今从帛书本。道藏河上公本在“非其神不傷人”前有一“人”字,疑误脱“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”九字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张榜本、凌瀛初本、道藏...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1_校勘
此两语,帛书甲本皆同之。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广明本“常”下有“曰”字,作“知常曰容”。其他诸今存本皆同帛书甲、乙本。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10_吴澄
吴澄注云:“曰‘鬼’曰‘神’,皆天地之气,名二而实一也。‘交’,皆也。天地之气不傷害人者,以聖人不傷害天地之气也。聖人不傷害天地之气者,以其简静而民气和平也。两者不相伤,皆由于聖人...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御注本‘没’作‘殁’,傅、范本亦作‘殁’。劳健《古本考》从傅本作‘没’,实误校。”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7_魏源
魏源云:“‘天下之牝,常以静勝牡。牝以静為下。’又一本无‘以静為下’四字。吴澄则谓‘下牝字疑衍’,按:吴说得之而未尽,盖下‘牝’字,当在‘牡’字之下,乃倒文,非衍文也。陈象古读‘牝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0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其次親之,其次譽之’,傅奕如此。范与景龙、开元、道藏龙兴碑本、《永乐大典》王本,皆作‘其次親之譽之’。道藏、武英殿两王本则作‘其次親而譽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其次親譽之’...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此两者’,河上、王弼‘此’作‘夫’,高翻无‘此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7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有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王弼作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,陆希声作‘信不足,有不信焉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此文,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是今本脱下‘美’字是也。惟《人间训》引君子曰。王念孙云:‘君子本作老子,此浅学人改之也。’今《老...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成功’,各本作‘功成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7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立天子,置三公,雖有合拱之璧,先乘駟馬,足以迎贤者之来,而不如坐進此道而已。”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行术用明,以察奸僞,趣睹形见,物知避之。故智慧出则大僞生也。”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3_王弼
王弼云:“以无為為居,以不言為教,以恬淡為味,治之极也。”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遂州本‘民’作‘人’,盖避唐讳。”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5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此文,于‘難事’、‘大事’上均有‘之’字,当为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以’,因也。‘為’读為‘虚僞’之‘僞’。‘為文’,即僞文也。‘三者’,‘絶聖棄知’一也,‘絶仁棄義’二也,‘絶巧棄利’三也。言所以如此者,因虚僞之文不足以治国也。五...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损掩,按损掩的字数,《乙文释文》校补为“其安也易持”。今从帛书甲本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“其安易持也”。其他诸本皆无两“也”字。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此句应属本章(即第十九章),请列三证:‘绝學无憂’与‘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’句法相同。若置在下章,為一孤立无依之句,其证一也。‘足’、‘屬’、‘樸’、‘欲’、‘憂’為韵(‘...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7_杜光庭
杜光庭云:“‘為’者為之,防也,防患於未然。虽复释‘易持’之意,亦旁演防未然之旨。《文选诗》曰:‘君子防未然。’此所谓防患避嫌也。‘理’者救理也,嗜欲之生,乱於正性;正性将复,理之...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人之□□,亦不□□□□”,前句损掩“所畏”二字,后句损掩“可以不畏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皆已校补。乙本同此两句。今从乙本。今通行本前句同此,后句无“亦”字,无“以...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5_王弼
王弼云:“当以慎终除微,慎微除亂。而以施為治之,形名執之,反生事原,巧辟滋作,故敗失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11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‘若亨太牢’,王本‘亨’字,陆氏读为‘烹’,河上公读为‘享’。又改‘亨’作‘饗’。现在河上本、王弼本皆作‘享’。《玉烛宝典》三引此文作‘饗’,與陆所引河上本合。盖唯一...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好欲虽微,争尚為之兴;難得之貨虽细,贪盗為之起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5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释文》出‘廓’字,云河上本作‘泊’;据此,则王本作‘廓’,可知。注云:‘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。’是其证也。《文选·子虚赋》、《养生论》注两引作‘怕’,皆河上本。今王本作...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智多’,古本作‘以其多智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‘也’字,下同。河上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能知楷式,是謂玄德’,‘楷’,一并作‘稽’;‘能’,一作‘常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沌沌兮’三字连上文‘我愚人之心也哉’为句,与四十九章‘圣人在天下,歙歙焉’,句法一律。‘沌沌兮’,形容圣人浑沌无知也。按:‘俗人’与‘衆人’谊同,亦指普通之人君而言。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