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3_老子甲本释文

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過格止’,乙本同。‘格’,通行本作‘客’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‘格,至也。’.·.·.”
04311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作“筋”是。《说文》云:“筋,从力、象筋也;”田潛云:“力,筋也,象人筋之形;竹为物之多筋者,从力象其形。”《九经字样》云:“作‘筋’讹俗,又作‘觔’,误。” 又,严...
04011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磻溪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作‘三者不可致詰,混然為一’。按:‘混’借為‘’。古书言混沌者,皆謂未分析。《说文》:‘,完木未析也。’今通用‘混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无此句。开元作‘忽恍’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11_李息斋

李息斋云:“我以法治民,则民亦窃法以自使;上下相冒,则盗贼安得不多?”
04111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陆《音义》书‘次侮’二字,则陆亦作‘其次侮之’。磻溪、馆本并不重‘其次’二字。赵写‘侮’字作‘母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1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曰’作‘日’。”
06711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□□□□□諍”,损掩“天下莫能與”五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争”假作“静”(上古二字皆為庄纽耕部),无“之”字。帛书乙本“與”後无“之”字。许抗生云:“‘之’...
05311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芒’,河上作‘恍’,王弼作‘怳’。‘芴’,河上作‘忽’,王弼作‘惚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抗’作‘杭’,无‘相’字。各本‘若’作‘加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13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此两者,既同出而異名,又同謂之玄。···细审文义,当是承上两句‘其妙’、‘其徼’而言,也就是说的无名自在之道的微妙与有名为我之道的运行这两个方面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(知常)、苏、葛、赵无‘故’字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3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兵无所其刃’,按《释名·释姿容》曰:‘容,用也,合事宜之用也。’兵无所容其刃,言兵无所用其刃,《庄子·胠箧篇》‘容成氏’,《六韬·大明篇》作‘庸成氏’。是‘容’与‘庸’...
03711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作“蕪”,因“苗”与“蕪”义通,遂州本、武内敦丁本才作‘苗’。朱说是也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‘朝甚除’,高台榭,修宫室;‘田甚蕪’,农事废,不耕治,失时也;‘倉...
04311
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考工记》‘无、有’用為二名,‘无’指車轂内外空间而言,‘有’指車轂而言。有車轂而无空间,固不能利转;有空间而无車轂,亦不能利转。《老子》此‘无’,与《考工记》谊同;但...
02411
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6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此无‘廢之’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作‘將欲去之,必古與之’,与今本异。要之此数句,乃阐明促使事物转化之理,虽文句稍有不同,而寓意则无二致,不必改也。”
08611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侯王’,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6311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亦將不欲’,王弼作‘夫亦將无欲’。”
06711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涣若冰將釋’,一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2_道德真经集注

《道德真经集注》云:“明皇、王弼二本‘正’下有‘邪’字。”水海按:是知道藏集注本的作者所见王弼本“正”下“也”作“邪”。
02911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親’、‘譽’谊近,故连言之。傅本重‘其次’二字,则将‘親’、‘譽’二字分为道德衰降之二个阶级,似非是。‘其次’,謂世道下降,次于上言者也。此謂其次之世,人君亟亟以...
02711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處上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聖人’字,邵‘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05511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窪’,乌瓜反,简文:乌麻反,顾云:洿。‘蔽’,必世反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各本作‘是謂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極’。帛书甲、乙本无‘之力’二字,但作‘是謂用人,是謂配天,古之極也’。详审文义,甲、乙本与通行本均重出‘是謂’二字,今径删去,写定為...
03211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稀’多‘希’。吕‘我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仁者,爱之理也,義者,事之宜也。爱出乎理,谓之上仁。上仁為之而无以為者,非以要誉也,无所為(去声)而為之也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10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君不重則不尊,治身不重則失神,草木之花叶輕故零落,根重故长存也。人君不静則失威,治身不静則身危。龙静故能变化,虎躁故夭亏也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无瑕’,‘瑕’下家反;疵,过也。‘謫’,直革反,谴责也。”
06511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:“建,犹立也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1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''聖人言'绝句。社稷者,古者建邦立國,左社(土神)右稷(谷神)。社者,五土之神也;稷者,祈穀之所也。民以食為天,故有國必先社稷,而王者乃社稷之主也。受國之垢者,謂自行谦下...
05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