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'言云'义足。其句中'言'为名词,作'话'讲,'云'为动词,作'说'讲,故可知'言'、'云'义不重也,'云'当不为衍字。朱谦之说非是。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5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能无離’,‘離’,力智反。”按:疑陆见王本无“乎”字。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善數’,‘數’色主反,简文:‘色具反’,河上作‘計’。‘籌’,直有反。‘策’,初厄反。”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7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杳兮冥,其中有精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2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柰卷无‘夫惟’二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10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挫’,通行本作‘羸’,真本作‘剉’,乙本作‘唑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7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民之從事也,恒於其成事而敗之。故慎終若始’云云,乙本作‘民之從事也,恒於其成而敗之。故曰慎終若始,则无敗事矣’。甲、乙本作‘其成’,不如各本作‘幾成’为安。...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3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或載或隳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河上公、王弼‘之’作‘焉’,‘知’作‘為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王弼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此句是“為”字被动句。“為天下貴”,即被天下人所尊貴。因前文曾问“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?”下面回答“不謂求以得,有罪以免與”的内容后,自然说“故為天下貴”,前后文有问有答,文...
《老子》55_10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謂之不道’,御注、高翻作‘是謂不道’。”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尚名好高,其身必疏。贪貨无厌,其身必少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高谓“欲大”连读,当作“大欲”,两句作一句,非也。道藏河上公本、御注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等本“欲大”之间皆有“故”字,帛书“欲大”之间有“則”字,“欲大”不得连读并不得作“...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死矣’,严本作‘則死矣’,御注作‘且死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室町本有‘焉’字,与广明本同。‘六親’,王注:‘父子、兄弟、夫妇也;’《吕览·论人篇》曰:‘何谓六戚?父母、兄弟、妻子;’譣义作‘孝慈’二字是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...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陈碧虚云:‘王弼本作故貴以身為天下者,則可以託天下矣;愛以身為天下者,則可以寄天下矣。’陶氏据王注,谓王本上句作‘託’,下句作‘寄’,正与相合。是陈见王本,与傅、范...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上有為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作‘上之有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如此,后句作“吾不進寸而芮尺”,句首有“吾”字,“不”后无“敢”字,“退”则借作“芮”(上古“退”為物部【et】,“芮”為月部【at】,物部和月部皆為入声韵,主要元...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不知常,妄;妄,作凶’,帛书如此,惟‘妄’字,甲本假作‘’,乙本假作‘芒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“上”、“尚”古字通(上古二字皆为禅纽阳部)。然而《老子》本字当作“尚”。“尚”,高尚也。又,“知不知”,约有三种解释:其一是,“知道言不知”(河上公注);其二是,“知道像...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以’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罗《考异》未及此,校罗卷确为‘詳’字,与遂州本同,罗失校。·.·‘益生曰祥’,李道纯作‘益生不祥’。《道德会元序例》云:‘益生不祥,或云日祥,或云曰祥,皆非也。’李...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1_校勘
两句,帛书甲本“微”作“聳”,為“微”的异体(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威王问》和《北海相景君铭》、《赵宽碑》皆有此字,竹简《孙膑兵法·威王问》摹写本释文即把“聳”写作“微”),《...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5_吴澄
吴澄云:“安者,静之时也。静继以動,则徐徐而生矣。安谓定静,生谓活動。盖惟濁故清,惟静故動。以是推之,则曠者不盈而盈,敦者不器而器,涣者不凝而凝,儼者不為主而主,猶豫者不為先而先,...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(《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·附老子甲本》)作“我獨呵,物呵其若□”,两“呵”皆为“兮”之误译,今复原;“海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和高明《帛书...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為學者日益’,言俗主為有為之學者,以情欲日益為目的;情欲日益,天下所以生事多扰也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天下有道,卻走馬以糞’,此言天下有道,干戈不兴,走馬不用于军而用于田也。卻,犹驱也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‘海上有贤狂矞,太公望闻之,往请焉,三卻馬于门而狂矞不报见也...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‘道’作‘士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7_严复
严复云:“足而不知,虽富,贫耳!”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,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,罗卷作‘能有餘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其德如是,乃有餘庆;’是河上‘有餘’上有‘乃’字。伦谓作‘乃有餘’是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