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湛者,黯不可見之貌。当读为‘黮’。《广雅·释器》:‘黮,黯黑也。’‘黮’、‘黯’同训,而俱有不可見之义。道不可見,故曰:‘湛兮似或存。’二十一章称道曰: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...
《老子》45_06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靖’,各本及《世说新语》注引并作‘静’。……‘靖’,借为‘潮’,《说文》曰:‘冷寒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枉’,音往。”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多言數窮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惟大,故似不肖’,李‘夫’音扶,下同。清源无此七字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是果而勿强。’是成‘果’上有‘是’字。‘果’上当从范本增‘是謂’二字。‘是謂果而勿强’,与下文‘是謂不道’并列。十四章:‘是謂无状之状,···.是謂...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0_劳健
劳健云:“景龙作‘深乎萬物宗’,当是唐人避讳改‘淵’作‘深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6_王弼
王弼注云:“濁以静,物则得清;安以動,物则得生。此自然之道也。”
《老子》24_02_校笺_04_魏锡曾
魏锡曾云:“御注‘見’下有‘者’字,下三句无。”水海按:魏氏所谓“下三句无”,指“自見者不明”句下的“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長”三句无“者”字,御注则作“自是不彰···”...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9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各本句首无‘故’字,今据帛书乙本补。此承上文续申其义,有‘故’字自勝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利器,利國之器也。唯因物之性,不假刑以理物。器不可睹,而物各得其所,则國之利器也。示人者,任刑也。刑以利國,则失矣。利國之器而立刑以示人,亦必失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古本作‘懃’,闻道而懃行不怠者,乃上士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5_吴云
吴云云:“‘以知’,傅本作‘能知’,与此石(广明本)同。”水海按:傅奕本作“能知”,与唐广明元年《泰州道德经幢》石碑本作“以知”有别。吴云误校矣。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马叙伦校“銼”为“剉”,非是。“剉”则为“挫”之假借,但非《老子》故字,《老子》故字当作“銼”(cuò),意为消磨、折去、挫折。《篇海类编·珍宝类·金部》:“銼,折也,摧也。...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10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‘孔’:甚,大。‘德’:‘道’的显现与作用為‘德’。‘容’:动作,样态。王弼说:‘动作從道。’按依高亨的说法,‘容’可以今译為运作。苏辙说:‘道无形也,及其运而為德,则...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卷子成疏‘我’作‘吾’,范、赵(秉文)并有‘也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。”又云:“陶说是也。上‘知’字读为‘智’。‘有知’即弼所谓‘躁欲’,故不能知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混而為一’,古本‘一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水海按:非为此句“一”下有“者”字,而是下文“一者”之“一”下有“者”字。焦氏表达误矣。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敦煌本、遂州本‘獨’正作‘欲’。又,王羲之本‘貴’下亦有‘求’字,此帖断为明皇增字后所作无疑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柢’字,傅奕引古本云:‘柢,本也。’又引敦璞云:‘柢,謂根柢也。’河上公作‘蔕’,非经义。夫‘柢’亦是‘根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3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抱持其器之盈者,必易覆。”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2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据《释文》,王本作‘譽’。按:‘譽’乃美稱。‘致數譽无譽’,即‘王侯自稱孤寡不榖’之义。稱孤寡不穀,是致數毁也,然致數毁而终无毁。若有心致數譽,将反无譽矣。作‘輿’,义...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8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‘生生之厚’,谓富贵之人,厚自奉养,服食药饵,以求长生,适自蹈于死地,此即動而之死者之一端。缘世人但知戕贼为伤生,而以厚自奉养者为养生,不知其取死同也。故申言之。”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受國之不祥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'不祥'上并无'之'字。'是為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'為'作'謂'。'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5_帛书整理小组
帛书整理小组注云:“按:古代起兵伐人者谓之客,敌来御捍者谓之主。银雀山汉简有‘為人客则先人作’,及‘主人逆客于境’之语,故‘進寸’指客,‘退尺’指主,此句犹言吾不為客而為主,与上句...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7_魏锡曾
魏锡曾云:“‘治人事天’,御注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恢’,大也。包罗无外,如大網焉,虽稀疏而不失,巨细善惡皆不可逃也。此聖人所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妄为矣。”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作‘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苏作‘无有,入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’,司马‘遠徙’作‘重復’,苏、叶无此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太上’,陆、王弼‘太’作‘大’,音太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