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共249篇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、苏、吕、葛、赵‘吾’作‘我’,吕、葛、赵‘我’下有‘道’字。”
04215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林作‘民甚好徑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狎’作‘狹’,‘猒’作‘厭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柢’作‘蔕’。文津‘道’作‘身’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4014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靖’,吕等作‘静’,下同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吾得而殺之,孰敢也’,‘吾得’下有‘故’字,无‘也’字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作‘孰能濁以静,静之徐清’。葛作‘孰能濁以澄,静之徐清’。林、吕、赵同弼。”
0458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(‘不可得而親’)葛、吕‘不’上有‘故’字。(‘亦不可得而疏’)吕、林、赵无‘亦’字,下同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古’作‘吾’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下’作‘不’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及《北堂书钞》一五四、《玉烛宝典》三引并作‘如登春臺’。”
05811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(知常)、苏、葛、赵无‘故’字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者’字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兑’作‘充’。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则作“閇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末句作‘則可以託天下’,林、苏、葛作‘乃可以託於天下’,赵作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惟’作‘為’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辙、林希逸无‘之’字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倚’作‘依’,葛无两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查苏辙本,经文“倚”如字,而不作“依”;而注文云:“盖福倚于禍,禍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”其字亦作“倚”而不作“依”。...
0279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矣’字。”
05815
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而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作‘故取天下,常以无事’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死矣’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428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赵‘凡’作‘故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泰’作‘太’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同王弼本(作‘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’)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林无‘也’字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侯王’。林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“守”下无“之”字。按林氏注文“为侯王者,若能守此道”(“此道”即释“之”),“守”下当有“之”字。
03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