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葛作‘失德而後德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林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03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秉文)无‘神得一以靈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林、苏‘貞’作‘正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作‘侯王无以正貴高’,林作‘侯王无以為正貴高’,吕、葛、苏、赵‘蹙’作‘蹶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葛、赵‘謂’作‘稱’。文津‘穀’作‘轂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林、葛‘譽’作‘車’。”水海按:苏本经文作“輿”,其注云:“轮、辐、盖、轸、衡、轭、轂、轊会而为車物,物可数,而車不可數;然后知无有之爲車,所谓无之以爲用者也。”按其...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苏辙‘落落’作‘珞珞’。”按:苏辙注云:“然则天地將以大为天地耶,侯王將以贵为侯王耶,大与貴之中有一存焉。此其所以为天地、侯王者,而或莫之知耳。故一处貴而非貴,处賤而非賤...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葛‘夷道’句在‘進道’句下。林、苏、葛‘纇’作‘類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媮’,吕等作‘偷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葛、赵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義教之’。吕作‘人之所教,而我義教之’。苏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苏本作“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”。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彊’,吕等作‘强’,葛‘者’作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作‘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苏作‘无有,入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4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葛无‘不言’二句。”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林‘缺’作‘’。‘敝’,苏、葛作‘弊’。”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詘’,吕等作‘屈’。”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可以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窥’作‘窥’,吕作‘闚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《赵雪松书道德经》“闚”作“寴”。“寴”为“窺”的异体。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镾’作‘彌’,‘尟’作‘少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葛作‘故取天下,常以无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3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林作‘善者吾亦善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得善矣’,林及《御览》七十六引同此。各本作‘德善’,惟葛、赵亦有‘矣’字。下‘得信矣’同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林(希逸)作‘歙歙’···《御览》六十七引作‘愉然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葛、赵作‘為天下渾其心’。”
《老子》50_06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聞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葛、林‘爵’作‘命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