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。苏、吕‘以’作‘復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《道德真经注》经文作“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”。不知张氏据何本谓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”矣。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兑’作‘充’。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则作“閇”。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林作‘民甚好徑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除’作‘持’。”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葛‘之’下有‘於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林作‘毒蟲虺蛇不螫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鳥’作‘烏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筋’,二赵作‘筋’,葛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9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則’作‘將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本《道德真经注》(苏辙撰)的经文作“物壯則老”,苏本作“則”而不作“將”。不知张氏何据。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(‘不可得而親’)葛、吕‘不’上有‘故’字。(‘亦不可得而疏’)吕、林、赵无‘亦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’”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无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民’,吕、林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‘知慧’,各本作‘技巧’,苏作‘伎巧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8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《御览》七六引作‘聖人之言云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悶悶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醇醇’,吕、赵作‘淳淳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詧詧’,吕等作‘察察’。‘缺缺’,林作‘缺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倚’作‘依’,葛无两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查苏辙本,经文“倚”如字,而不作“依”;而注文云:“盖福倚于禍,禍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”其字亦作“倚”而不作“依”。...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衺’,赵作‘邪’,葛作‘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惟’作‘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克’,苏、葛作‘尅’。惟葛下仍作‘克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本经文与注文皆作“克”而不作“尅”,不知张氏何据谓苏作“尅”。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以’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不重‘有國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柢’作‘蔕’。文津‘道’作‘身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涖’作‘蒞’,各本作‘莅’。吕、林、苏、葛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无‘非其神不傷人’一句。林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天下之’三字。”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過’上有‘遇’字。葛‘畜’作‘蓄’。苏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吕等无‘所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