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‘或’作‘故’。”
0259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赵‘在’作‘於’。开元‘曰’作‘日’。”
02614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林、苏、葛‘企’作‘跂’。”
08314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幽’作‘窈’,无‘冥’下‘兮’字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作‘唯恍唯忽’。赵亦作‘忽’。吕同王弼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作“惟恍惟忽”。
04415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欲’字,作‘兒貴食母’。林、苏、赵作‘而貴求食於母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兒贵食母”。注文云:“道者万物之母···圣人脱遗万物,以道为宗,譬如婴兒无所杂食...
0476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3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、苏作‘漂兮若无所止’,林、赵作‘飂兮似无所止’,吕(知常)作‘飘兮若无止’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林、葛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,吕、葛、赵‘且’作‘似’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我獨悶悶’。吕作‘忽若海’,林、赵同王弼,苏、葛作‘忽兮若海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忽若晦”,注文作“忽焉若晦”。
0405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1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純純兮’。吕无‘皆’字。”
0357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1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苏‘若’作‘如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、苏辙本经文作“若”,而注文作“如”。
0475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魄’作‘怕’,葛等作‘泊’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作“怕”。
0506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及《北堂书钞》一五四、《玉烛宝典》三引并作‘如登春臺’。”
05711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等同王弼(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)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428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焉’字。”
0235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谓’。葛、苏、赵‘曰’亦作‘謂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自’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葛无‘故’字、‘焉’字。林无‘故’字。”
0557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无‘兮’字。各本无‘哉’字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同开元(‘其次畏之侮之’)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其次親之譽之’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下’作‘不’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葛、林、赵‘殁’作‘没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水海按:蒋锡昌云:“苏作‘静曰復命’。”据苏本经文作“静曰復命”。据苏氏注文:“天之命曰命,以性接物而不知其为我,是以寄之命也。此之謂復命。”知苏作“...
03013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凡’,吕等作‘夫’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靖’,吕等作‘静’,下同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林、赵无‘其’字。”水海按:蒋锡昌云:“苏、林、赵‘觀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道藏苏本有“其”,观苏注文,似无“其”字。
04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