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谓’。葛、苏、赵‘曰’亦作‘謂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自’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道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人’作‘王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镾’作‘彌’,‘尟’作‘少’。”
0406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不重‘有國’二字。”
02514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抗’作‘杭’,无‘相’字。各本‘若’作‘加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辙、林希逸无‘之’字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我獨悶悶’。吕作‘忽若海’,林、赵同王弼,苏、葛作‘忽兮若海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忽若晦”,注文作“忽焉若晦”。
0415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故无棄物’。”
02913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兮’,吕作‘乎’。”
010314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兑’作‘充’。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则作“閇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圖’作‘啚’,吕‘圖難’句作‘心不外物於其易’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林、葛无‘常’字,各本‘如之何’作‘奈何’。”水海按:据道藏苏辙本经文及注文皆有“常”字。
0526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芻’作‘爹’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靖’,吕等作‘静’,下同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聖人’上有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者’作‘有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者”,而不作“有”。
0295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媮’,吕等作‘偷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民’,吕、林作‘人’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輿’作‘轝’,葛、赵作‘車’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'苏、葛、吕、林无上'以'字。各本无'也'字。'
03713
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等作‘能无知’,六句并无‘乎’字。”
03215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焉’字。”
0245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處’作‘居’,‘尊’作‘焉’。林无‘其’字。”
02411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侯王’。林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“守”下无“之”字。按林氏注文“为侯王者,若能守此道”(“此道”即释“之”),“守”下当有“之”字。
03311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无‘者’字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柢’作‘蔕’。文津‘道’作‘身’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同王弼。”
0241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、葛、长庚并作‘萬物作而不辭’。林、苏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”
035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