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林作‘民甚好徑’。”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、林、赵无‘其’字。”水海按:蒋锡昌云:“苏、林、赵‘觀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道藏苏本有“其”,观苏注文,似无“其”字。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涖’作‘蒞’,各本作‘莅’。吕、林、苏、葛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‘王侯’,吕作‘侯王’,吕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‘豪’作‘毫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何謂辱’,吕、苏作‘何謂寵辱’,葛、林作‘何謂寵辱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作‘譬道在天下’。吕等‘譬’下有‘道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樸’作‘朴’,下同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樸”,而不作“朴”。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苏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赵无‘是以’二字。石田羊一郎以此二句為衍文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之’字。吕、葛、林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苏作‘恬澹’,各本作‘恬淡’。各本无‘以’字。吕等同御注(‘勝而不美’)。”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'吕等无'主'上'之'字。'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赵作‘大道汎兮’,苏作‘大道氾兮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大道汎兮”。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‘客’作‘容’。吕等作‘儼兮其若容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涣’下有‘兮’字,‘冰’下有‘之’字,葛‘冰’作‘水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文津同王弼,但无‘樂’字。”蒋锡昌云:张嗣成作“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”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衺’,赵作‘邪’,葛作‘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則可以寄天下’、‘則可以託天下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則可寄於天下’、‘乃可以託於天下’。赵作‘若可寄天下’、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1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謫’作‘讁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苏作‘孰能濁以静,静之徐清’。葛作‘孰能濁以澄,静之徐清’。林、吕、赵同弼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2_张煦
张煦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處左,上將軍處右’,吕(知常)、葛无‘是以’二字,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吕(知常)、葛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葛、林‘爵’作‘命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