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煦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葛作‘殺人之衆’,‘則以悲哀泣之’,葛无‘則’字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殺人衆多,以悲哀泣之”。张氏所谓“苏作‘殺人之衆’”,当為他本。
04011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窥’作‘窥’,吕作‘闚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《赵雪松书道德经》“闚”作“寴”。“寴”为“窺”的异体。
0545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以’作‘與’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‘敵’作‘戰’,‘争’作‘與’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孟頫本下‘已’字作‘矣’,安素轩石刻本皆作‘已’。”按:元延祐三年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石刻(今存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)皆作“已”,谓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...
05314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无‘兮’字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同王弼本(作‘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’)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泰’作‘太’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。苏、吕‘以’作‘復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《道德真经注》经文作“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”。不知张氏据何本谓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”矣。
04412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1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曰’作‘日’。”
05011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、葛、赵‘疏’作‘疎’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知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4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作‘是以能蔽不新成’。吕作‘故能弊不新成’。赵作‘故弊不新成’。苏、葛同王弼。”
02510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敝’作‘弊’。”
04814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3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或載或隳’。”
04511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葛‘夷道’句在‘進道’句下。林、苏、葛‘纇’作‘類’。”
05110
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无‘夫’字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疏云:“化归淳朴,故不烦苛。人怀其生,所以重死。敦本乐业,无所外求,各安其居,故不遠迁移也。”唐玄宗疏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
04613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'文津、开元、吕、林、葛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
0385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、林、赵‘為雌’作‘无雌’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谓’。葛、苏、赵‘曰’亦作‘謂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自’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道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人’作‘王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镾’作‘彌’,‘尟’作‘少’。”
0406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不重‘有國’二字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抗’作‘杭’,无‘相’字。各本‘若’作‘加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辙、林希逸无‘之’字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0269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我獨悶悶’。吕作‘忽若海’,林、赵同王弼,苏、葛作‘忽兮若海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忽若晦”,注文作“忽焉若晦”。
04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