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06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2_于省吾

<p>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2_于省吾</p>-齐物书舍
于省吾云:“洪颐煊说是也。想尔注:‘谷者,欲也。精结为神,欲令神不死,自结精自守。’亦读‘谷’为‘欲’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55_音韵_02_孔广森

<p>《老子》55_音韵_02_孔广森</p>-齐物书舍
孔广森《诗声类》(九)“鱼类”云:“古文去入通协者,《老子》‘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,骨弱筋柔而握固`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8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8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三章‘不贵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盗’;十九章‘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’;五十三章‘财货有余,是谓盗夸,非道也哉’。皆财貨与盗贼连言,可知财貨為盗贼之起源。‘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’...
0459

《老子》21_音韵_0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1_音韵_0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。”容【Aǐwon】、從【dzǐwon】為韵,二字皆為东部。“道之物,唯朢唯物。”物【mǐwet】、物【xuet】為韵,二字皆為物部。“物兮朢兮,中有象兮。”朢【mǐwan...
0457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9_王弼

<p>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9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其唯於道而论之,若郤至之行,盛馔之餘也。本虽美,更可薉也。本虽有功而自伐之,故更为肬贅者也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11_王弼

<p>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11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诡异乱群,谓之奇也。”
0455

《老子》78_今译

<p>《老子》78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,而攻破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它。因为它(柔弱),没有什么东西用来替代它。柔软的战胜刚强的,弱小的战胜强大的。天下没有谁不知道这个道理的,但是没有人能够...
04510

《老子》50_音韵_03_古棣

<p>《老子》50_音韵_03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夫何故也?以其无死地焉。’‘也’、‘地’为韵,‘也’字入之部,‘地’入支部,二者可以谐韵。‘也’、‘地’通常入歌部,但在楚音中不同。”按:据虚字脚的规则(参看王力《诗经...
04511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敦煌丁本、楼正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吕惠卿本、司马光本、道藏苏辙...
0458

《老子》53_今译

<p>《老子》53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假使“我”掌握着知识,行走于大道之上,(这样,就)只怕走入邪路。大道虽然很平坦,然而世人却好走邪道。洁修宫室,而田畴一片荒芜,仓廪也十分空虚;(纵然如此,)还穿着锦绣衣服,佩带着锋...
0459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李霖本、吕知常本、吕惠卿本、邓锜本、杜道...
04513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10_饶宗颐

<p>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10_饶宗颐</p>-齐物书舍
饶宗颐云:“‘安平大樂’,《想尔》‘樂’字连上读,玄本‘大’作‘太’,断句,‘樂’字连下读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各復”二字,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谓“各復歸其根”为证。易顺鼎、马叙伦二说非是。当应从帛书本。“根”:指事物的本根、本原。“各復歸於其根”,意即:各自返歸到它...
0459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4_张煦

<p>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4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者’字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0_高亨

<p>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0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'按:'攻'字疑衍,盖'堅强'一本作'臤强',校者并记之,遂衍作'臤堅强',又讹'攻堅强'耳。'而堅强者莫之能勝',犹言'而堅强莫能勝之',谓堅强之物莫能勝水也。此类句法古书恒有之。《论...
0459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7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7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道藏王弼本‘可’作‘所’,正與注合,当据改正。胡谓‘殆’当作‘治’;然十六章‘没身不殆’;二十五章‘周行而不殆’;五十二章‘没身不殆’;四十五章‘知止不殆’;连此言...
0457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7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7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繩繩’,《大典》作‘繩繩兮’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4_俞樾

<p>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4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‘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’,两句文义无别,疑有夺误。当云‘故或下以取小國,或下而取大國’。盖即承上文而申言之,一句作‘以’,一句作‘而’,‘以’、‘而’互用,正与前所引诸文...
0455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11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11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將不欲’,帛书乙本如此,惟‘欲’作‘辱’字,当是音假,据今改。甲本无‘鎮之以’三字。傅、范亦无‘镇之以’三字,全句作‘无名之樸,夫亦將不欲’。诸王本...
0458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6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6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信不足’,河上、王弼‘足’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有不信’,王弼‘信’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20_述评

<p>《老子》20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绝学“不真”和“不合道”的圣、智、仁、义、巧、利,即可达到“无忧”的境界。这就是章旨。 《老子》曾说:“明白四达,能毋以知乎?”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。”(以上《道篇》)“不...
04512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夫唯弗猒,是以不猒’,前作‘弗猒’,后作‘不猒’,前后用词不同,谊有区分。今本前后用‘不’字,或同用‘无’字,绝非《老子》原本之旧。朱谦之云:‘……。’朱说...
0456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2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2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《玉篇》:‘,垢黑也。’当为‘辱’之古文。《广雅·释诂三》‘辱,污也,又恶也’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‘黑气酒辱’。辱有黑义,与白对立,故曰‘大白若辱’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41_音韵_03_顾炎武

<p>《老子》41_音韵_03_顾炎武</p>-齐物书舍
顾炎武云:“‘行’古音杭,引《老子》:‘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。’‘故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’”又云:“四句二韵,而语助之字,一有一无,在他诗亦有...
04515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饑’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并作‘飢’。《广韵》:‘饑,居依切,穀不熟也。飢,居夷切,餓也。’恐合作‘飢’。‘以其上食税之多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...
04512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唯无以生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达真上有‘夫’字。‘是賢於貴生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苏、陈并无‘也’字,叶‘是’下有‘以’字,‘也’作‘夫’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柔脆’,脆,七岁反。‘枯槁’,枯,苦老反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8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8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斅父’或省作‘學父’,义同‘教父’。‘父’训‘始’,训‘本’,或训‘巨’(‘规巨’),谊亦相通。故斟酌众说,语译作‘教學总纲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9_于思伯

<p>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9_于思伯</p>-齐物书舍
于思伯云:“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作‘故禍莫憯於欲利’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轍’,李(畋):直列切,輪輾地为轍。”
0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