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0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物无棄财’句,通行本作‘常善救物,故无棄物’,‘救物’,真本作‘披物’,想系字误。古本作‘····人无棄人,··物无棄物’。兹据甲、乙两本作‘是以聖人恒善救人,而无棄...
《老子》51_今译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陆所谓‘下同’者,当泛指别章言。陆於别章‘惡’字,有不出音者,如二十章‘善之与惡’,是也。有出音者,如二十四章‘物或惡之’,是也。马氏不明陆氏‘下同’之意,擅谓经文应重...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4_吕吉甫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07_俞樾
《老子》12_音韵_07_江有诰
《老子》36_述评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4_詹剑峰
詹剑峰云:“‘无’,并不是‘绝对没有’,却是可能的有,在潜伏状态的有,就是有的可能性,化生的萌芽和起始。至于具体的特殊物,就是这种萌芽的发展,就是这种可能性的现实,实现了的潜能。例...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5_严可均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4_焦竑
《老子》07_03_校笺_08_王淮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5_马叙伦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5_马叙伦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6_张煦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8_水海
水海按:“大上”以降,君主以仁义治世,民众则得以親譽之,即“大道废,案有仁义”(下章文),故所謂“其次”者。再降之,仁义不足以为治,则继以刑罚,民众则畏之,所以謂再“其次”。又降之...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3_严可均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8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關籥”,通行本作“關鍵”或“關楗”。“關”,關閉門的門門(門栓)。《说文·門部》:“關,以木横持門户也。”《广韵·删韵》引《声类》:“關,所以閉也。”《墨子·备...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3_张熙
《老子》56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是胃玄同”,“胃”为“謂(简作谓)”之假。今从帛书《老子甲、乙本释文》校为“謂”。张之象本、武英殿刊聚珍版纪昀校王弼本“玄”作“元”;传世他本皆同此句。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7_易顺鼎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查道藏王弼本及诸本均作‘若昏’,惟浙江书局刊王弼本作‘昬昏’。以文谊而论,作‘昬昬’者,是也。下文弼注:‘无所欲为,悶悶昬昬,若无所识。’可证《老子》古本作‘昬昬’,不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3_彭耜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3_易顺鼎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10_王弼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繡呵繆呵”,“蕭(简作萧)”假作“繡(简作绣)”(上古二字皆為心纽幽部),“呵”為“兮”之时译,今复原;“漻”假作“繆”(上古二字皆為幽部);帛书乙本“兮”时译為...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塞其兑’,李‘塞’,苏则切;‘兑’,徒外切。《周易》云:‘兑,说也。’爱悦也。言六根染著。‘閉其門’,李‘閉’,博计切,杜绝也;門,祸患之門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3_刘殿爵
刘殿爵云:“‘佳兵’,不成文义,所以王念孙据《老子》文例订正‘佳’字為‘唯’字。但‘夫唯’是承上文词,不应出现於章首,所以令人怀疑章中文句失次,现在帛书本作‘夫兵者,不祥之器也’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