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57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55_述评

<p>《老子》55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《老子》本章主要宣扬了真正的养生之道。可以说这一章是五十章的姊妹篇。 老子在五十章中就对那种违背生命规律而妄动、过甚追求生命的所谓“生生”的养生之道,给以断然否定,并提出了顺任自然...
03910

《老子》67_11_校笺_06_宋常星

<p>《老子》67_11_校笺_06_宋常星</p>-齐物书舍
宋常星云:“舍其後,且先,即是争先之先。争先之先,谓之自高之先也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,將恐蹙’,五注无‘為’字;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為貞而’三字;程‘貞’上有‘天下’字,无‘而貴高’三字。按:《广韵》:‘蹶,失脚也,僵也,亦作...
03911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3_古韵总论

<p>《老子》44_音韵_03_古韵总论</p>-齐物书舍
《古韵总论》云:“古人有一句一转韵,而韵在句中者,如《老子》‘名與身孰親’七句,‘我无為而民自化’四句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輕則失本’,‘本’河上作‘臣’;‘躁則失君’,谓失君位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6_毕沅

<p>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6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淵乎’,王弼作‘淵兮’。··按:‘貧’,古‘兮’字。”水海按:卢文弨云:“‘貧’,今本皆作‘兮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4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4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第十章‘生而不有’四句为圣人言,此就道言;文句相同,而其对象异也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道生萬物,不有所取以為利也;道所施為,不恃望其报也;道長養萬物,不宰割以為利...
0397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芻狗’,经幢、易州作‘茎猫’,《治要》引‘芻’作‘蒭’,唐写本始此‘芻’作‘蒭’,下同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多言’,龙兴碑本作‘多聞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以上三句,前句“偏”,甲本假作“便”(上古“偏”為真部,“便”為元部,真元旁转而合韵,二字同韵,此為叠韵通假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后两句同此。乙本第一句与第三句皆同此,第二句“上...
0397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范‘氣’作‘炁’,嵇康《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》曰:‘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则嵇所据本亦作‘致’。王弼注曰:‘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’臧疏引节解曰:‘大道流布,若婴兒...
03910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0_王昶

<p>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0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开元作‘乘乘无所歸’,至元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5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5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正’、‘貞’,古字通用,都是板筑工具之‘楨’的音转,表一般准则之义,见杨公骥《释楨》;彭耜以为‘诸本貞作正,避庙讳’,盖谓唐人始改‘貞’作‘正’,显然是不对的,今譣之...
0396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0_王卡

<p>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0_王卡</p>-齐物书舍
王卡云:“‘自稱’,道藏河上公本作‘自謂曰’,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并作‘自曰’。”按:P二六三九、S三九二六此句作“是以侯王自曰孤、寡、不轂”。
03915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

<p>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狎’,河上作‘狭’,《说文》无‘狭’字。‘猒’,本皆作‘厭’,下同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13_古棣

<p>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13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’,是说有这么一个混融一体的东西,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着。这个东西,当然指的是道。‘混成’和《列子·天瑞篇》的‘渾沦’以及其他书中的‘渾沌’、‘混沌’...
0397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12_胡寄窗

<p>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12_胡寄窗</p>-齐物书舍
胡寄窗云:“寡欲的具体表现是‘知足’。老子学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,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、生存、禍福。……不仅如此,他们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。如知足,则虽客观财富...
03913

《老子》32_述评

<p>《老子》32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主旨是论述“道”的体性。老子首先指出“道”恒无名的特性及其“樸虽小而天下弗敢臣”的功用。《老子》说过“无名,万物之始”;此处又说“道”是永恒无名的。“道”无名,而万物皆有名;...
03914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行妨’,‘妨’音方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紀”,帛书乙本作“紀”即其证。作“己”者,因抄刻者写“紀”的初字“己”而致也。 关于“紀”之义,诸说纷纭。其一训“紀”为“纲紀”。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知上古...
0398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人之不善也,何棄□有”,前句有一“也”字,后句损掩一“之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作“人之不善,何□□□”,后句损掩“棄之有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...
0391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奚’字,古本。‘此’者,谓真道也。老子自谓‘吾奚以知衆始之所以然哉,以此真道也’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木本强大,故處于下。枝条柔弱,共生于上。盖取其柔弱者處上,强梁者在下。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,則枝叶共生其上之义,欲明强梁之人,常在柔弱之下尔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或似不盈’。成疏曰:‘而言或不盈者’,则成亦作‘或不盈’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及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注引并同。《后汉书·刘祐传》‘延笃贻祐书’曰:‘沖而不盈’,边...
03910
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5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5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視不足見,···聽不足聞,··用不可既;’是成作‘視不足見,聽不足聞,用不可既。’王注:‘視之不足見,···聽之不足聞,··用之不可穷极;’上二...
03914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儼兮其若容’,古本。‘容’一作‘客’非也。谓貌重而若正颜容也。苏曰:‘无所不钦,未尝惰也。’”
0399

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3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3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‘故定理有存亡,有死生,有盛衰。夫物之一存一亡,乍死乍生,初盛而后衰者,不可謂常。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,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。’此解最与...
03915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3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3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按:帛书甲本作‘其安也,易持也’。以此例之,下数句必皆有‘也’字,语法相同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1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1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王念孙说是也。王弼注曰:‘信不足焉,则有不信。’虽王不明‘焉’字之义,故增‘则’字解之,然王本无下‘焉’字可证也。易州、磻溪、臧疏、张嗣成、寇、白、赵、馆本并作‘信不足...
03915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“前識者”三字损掩,帛书乙本如此,今从乙本。严遵本“識(简作识)”作“職(简作职)”,无两“也”字,“首”作“始”,谓“前職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”。陆希声本“識(简...
039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