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8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,各本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并作‘善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。作‘美’是也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9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顾本成疏:‘顺意为美,逆心为惡;’是成作‘美’。二章: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惡已。’彼此并‘美’、‘惡’对言。傅本‘善’作‘美’,应从之。此文‘阿’、‘何’、‘惡’、...
04114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易氏、蒋氏之说至确,帛书本即作“美與惡,其相去何若”。今通行本“美”作“善”者,乃形近而讹。 又,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顺意为美,逆心为惡。违顺既空,美惡安奇(寄)?且唯、阿出...
0288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1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1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‘美’與‘惡’一德,世人以为绝然相反之事,然亦不过程度之差耳。故曰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?’老子此言,盖欲圣人以无为为化,而自根本上泯绝人间美惡之分也。四十九章:‘圣人无...
05014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2_楼宇烈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2_楼宇烈</p>-齐物书舍
楼宇烈云:“‘何若’,如何,幾许。意为‘美’与‘惡’相去无幾。十八章王弼注:‘甚美之名,生於大惡,所谓美惡同门。’”
02915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3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3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此言‘唯’與‘訶’,‘美’與‘惡’,皆对立事物,究竟相去不甚远,以明世俗之所谓顺逆、美惡,未必皆可为准式也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认为,世人所谓“唯”和“訶”即是與非、美與恶(丑)都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这种相对的价值判断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,也在不断变换。在前代认为是“是”,后代可...
0345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人之□□,亦不□□□□”,前句损掩“所畏”二字,后句损掩“可以不畏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皆已校补。乙本同此两句。今从乙本。今通行本前句同此,后句无“亦”字,无“以...
03915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2_孙鑛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2_孙鑛</p>-齐物书舍
孙鑛云:“‘不可’,一作‘不敢’。”
0227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3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3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下有‘也’字。”水海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“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也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此二句疑当在七十二章‘民不畏威’之上。彼文‘民’字当作‘人’。石田羊一郎移后。”
0565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5_高亨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5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按:此二句与上下文不联,盖自为一章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6_乙本释文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6_乙本释文</p>-齐物书舍
帛书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人’,各本皆无,疑为衍文。”
0358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7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7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‘有之所畏,亦不可以不畏人’。按:各本作‘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’。语意不明,显有缺夺,今据帛书乙本补正。此言人君为众人之所畏,人君亦不可不畏众人也。”
010013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8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8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通行本作“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”,前一短语“人之所畏”,“之”,结构助词,用在主词“人”和谓词“畏”之间,形成“之”字结构,这个“之”字结构作主语,“之”字不译,这一短语意思...
05113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“兮”,时译为“呵”,“哉”假作“才”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唐玄宗注本、唐玄宗疏本、楼正本、景福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...
0466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2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2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荒’,诸家云‘莽’,‘莽’是眇莽,叹其久远;‘央’是尽义,嗟其未息,言众生染滞之心,其日固久,执著情笃,未有休时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荒兮其未央哉’,‘央’,《音辩》云:‘中正也。’谓众人之荒於外学,其未知中道之中正哉!此兴叹也,人不知自然之道,则处事接物,牵於人欲,或偏或倚,或过或不及也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荒兮其未央哉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莽其未央’。古本无‘哉’。‘荒’,广远也。”
02813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5_魏稼孙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5_魏稼孙</p>-齐物书舍
魏稼孙云:“‘忙其’二字间,原空一格,或待补刻,或误分章,严连写。后‘純純’二字间,亦泐一格,例以碑阴首行,疑当时即因石泐跳书,‘忙’下石完。”水海按:景龙碑文“忙”下为空格,非泐...
0466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6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6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忙其未央’,御注作‘荒其’,河上、王弼‘荒’下有‘兮’字,句末有‘哉’字。”
03914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7_吴雲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7_吴雲</p>-齐物书舍
吴雲云:“邢州‘荒’作‘莽’。王氏兰泉云:疑即‘荒’字之误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8_王昶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8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邢州作‘莽其未央’。”
04215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荒’字,易州作‘忙’,馆本作‘莽’,各本同此(‘荒’)。然‘荒’、‘莽’、‘忙’并借字,正当作‘懬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懬,阔也。’潘本‘兮’作‘乎’。馆本无‘兮’字。唐...
0537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0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0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广明本、室町本作‘荒’,(景龙)碑本作‘忙’。‘忙’与‘茫’同,实‘芒’字,‘芒’借为‘荒’,即今‘茫’字。《诗经·长发》‘洪水芒芒’,《玄鸟》‘宅殷土芒芒’,传‘大貌...
04112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1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1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按‘荒’借为‘巟’。《说文》引《周易》‘包’,今《泰卦》作‘包荒’。《释文》云:‘荒,本亦作巟。’此‘荒’、‘巟’古通之证也。《说文》:‘巟,水广也。’引申为凡大之称。...
04111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2_高亨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2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央’下王本原有‘哉’字,傅本无。今据删。罗运贤曰:···。亨按:此句‘荒’、‘央’为韵,无‘哉’字是也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央,尽也。’《诗经·庭燎》:‘夜未央。’《楚辞...
02513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3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3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顾本成疏:‘莽是眇莽,叹其久远。’是成从诸家作‘莽’。按:罗氏谓‘荒’借为‘充’,是也。其解‘未央’为‘无主’,则非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‘央,尽也。’‘未央’即无尽之谊...
02814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朢呵其未央才(哉)”,“朢”为“望”的古体。《说文·壬部》:“朢,月满与日相朢,以朝君也。从月,从臣,从壬。壬,朝廷也。‘皇’古文‘朢’省。”商承祚《古文考》:...
04312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经训堂刊傅奕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成玄英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陈象古本、邵若...
03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