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233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為成器长’,‘長’,上声。古本。”
0366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5_毕沅

<p>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5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王侯’,各本作‘侯王’。‘貞’,陆希声作‘正’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甲本“基”作“至”,乙本作“坛”。因甲、乙本皆把“其”作“亓”,故“至”、“坛”皆为“基”字。基,《说文》云:“墙始也,从土其声。”《诗经·周颂·焦衣》云:“自堂徂基。”《...
0316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5_王弼

<p>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5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萬物万形,其归一也。何由致一?由于无也。由无乃一,一可谓无?已谓之一,岂得无言乎?有言有一,非二如何?有一有二,遂生乎三。从无之有,数尽乎斯,过此以往,非道之流。故萬物...
0306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與’,音餘(简作馀)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5_俞樾

<p>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5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:‘常’乃‘當’字之误。河上公注曰:‘取,治也,治天下常當以无事;’疑河上原注作‘治天下當以无事’。后人因经文讹作‘常’,因于注文增入‘常’字耳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3_许抗生

<p>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3_许抗生</p>-齐物书舍
许抗生云:“此句傅奕本为‘而民之生生而動’。生生,即以生为生,指太看重生道的意思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作‘淵似萬物之宗’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或挫’,‘挫’作卧反,搦也;简文:在卧反;河上作‘载’。‘隳’,许规反,毁也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3_黄瑞云

<p>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3_黄瑞云</p>-齐物书舍
黄瑞云云:“甚,《广雅·释言》:‘甚,剧也。’此處犹言苛严。奢,《尔雅·释诂》:‘奢,勝也。’此為争勝之意。泰,《论语·子路篇》‘君子泰而不骄’,何晏注:‘君子自纵泰,似骄而不骄。...
0576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5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5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楚庄王曰:‘其为先君宫,告成事而已,武非吾功也。’此即‘果而勿强’也。用兵而寓於不得已,是视勝犹不勝,不以兵强於天下者也。蒋锡昌误解《老子》,謂‘...
0326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四句,帛书甲本作“信,正善治,事善能,蹱善時”,第一句脱“言善”二字,第二句、第三句和第四句皆同此;帛书乙本前三句同此,第四句“蹱”作“動”。今第一句从帛书乙本,第二、三、四句从...
0346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所”,處所,引申为根本。万物皆由“道”而生,“所”即指“道”。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者,非道也。”所以,守“道”而行的人,才是久长的。
0366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1_王弼

<p>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1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‘及吾无身’,归之自然也。”
0566

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10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10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荣注引经文曰:‘善復為祆’。是成、荣并作‘袄’。按:‘其’谓人主也。‘正’谊解谓清静之道也。‘奇’,邪也。七十四章王注:‘诡异乱群,谓之奇也。’‘妖’為善之反,...
0376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4_陈柱

<p>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4_陈柱</p>-齐物书舍
陈柱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,疑当作‘為多於少’,其‘大小’二字,则下文‘為大於細’之讹捝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豪’,一作‘毫’。”
0506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注云:“其次之君,渐不及古,仁义既彰,民虽親爱而称美之,然朴自此散,不如相忘于道德也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1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知慧’二这,云‘音智’,是王本作‘知慧’,当据改正。‘知’与‘智’同。《说文》:‘慧,儇也。’作‘惠’者乃假字。按:‘大僞’与上句‘大道’词例相同。刘氏...
0576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2_洪颐煊

<p>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2_洪颐煊</p>-齐物书舍
洪颐煊云:“‘我獨怕兮其未兆’,河上注:‘我獨怕然安静,未有静欲之形兆也。’按:《说文》:‘怕,无为也,从心,白声。’义即本此。俗本作‘泊’字,非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9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9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作‘漂兮若无所止’,與陆見本不同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梁启超曰:‘閲同説。’按:馆本‘衆(简体作众)’作‘終’,‘衆’、‘終’古通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‘衆皆若是’,郑注:‘今文衆为終。’《春秋·僖公十五年》、《左传》‘八月...
0305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跂’,去智切,举踵也。‘跨’,枯化切,越也。立而跂欲高于人也,然岂可久立邪?行而跨欲越于人也,然岂可久行邪?跂也跨也,以譬人之好高争先,所立所行不正,不可以长久也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琭琭’,纂微云:‘古作録録如玉。’‘落落’,陆作‘珞’,纂微云:‘古作落落若石。’”
028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7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7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云:“方則易挫,曲以应之,此所以能全也。直則易折,故枉以待之,此所以能直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77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77_02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抑’,於力反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'徹'是周代奴隶制的劳役地租制。据《会笺》云:'鲁之税亩,变徹法而别為一法,故有若请仍用徹也。今曰税亩,则是不复以粟多寡為程(征),而但计亩之多寡為粟之程(征)也,·...盖助徹...
035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4_徐梵澄

<p>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4_徐梵澄</p>-齐物书舍
徐梵澄云:“‘不可執也’一句,真本、古本及甲、乙两本皆无此句,盖后人妄增。”為保持帛书原貌,吾不增此句。“夫天下,神器也”,是一肯定判断句,谓:天下是神聖的器物。“神器”,《周易·...
0265

《老子》51_述评

<p>《老子》51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这一章节集中地讲了“道”生养万物的主旨。 万物的产生和发展,其过程是:第一阶段,它由宇宙本体“道”转化和生成,即所谓“道生之”。第二阶段,它产生后,德又赋予其本性,维持它的存在及繁...
0565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7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7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苏‘者’作‘有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者”,而不作“有”。
0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