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237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本成疏‘細’作‘小’,馆本无下句‘天下之’三字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’,司马‘遠徙’作‘重復’,苏、叶无此一句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6_张煦

<p>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6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林、苏‘若’作‘如’。”水海按:林希逸本、苏辙本经文作“若”,而注文作“如”。
0485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我’上并有‘而’字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4_李翘

<p>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4_李翘</p>-齐物书舍
李翘云:“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云:‘禮者,道之華而亂之首也’。误合下为一句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2_石田羊一郎

<p>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2_石田羊一郎</p>-齐物书舍
石田羊一郎云:“下文‘言有宗’二句,检文义当在此上。‘甚易行’上当脱‘吾事’二字。”
0505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貴,尊高也;賤,卑下也。得一之君,故能谦下;失道之主,必致骄矜。故知骄矜是賤下之基,谦卑是尊高之本。校量得失,故有斯戒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39_音韵_05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39_音韵_05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清、寧、靈、盈、正,耕部。裂、發、歇、渴、蹶,月部。本,文部,基,之部,文之合韵。穀,屋部;輿,鱼部,屋鱼合韵。玉,屋部;石,铎部,屋铎合韵。
0515

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4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4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本‘彰’字残缺不明,下‘不’字泐,当据他本补之。遂州本‘不自見,故明’在‘不自是,故彰’句下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譣之帛书乙本,《老子》原本作“失”而不作“天”。高说误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失谓任己而失人也。同於失者,所為与失同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屈’,丘物反,伪也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02_今译

<p>《老子》02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天下之人都知道了美的东西是美,也就知道了丑的东西是丑了;都知道了善的事物是善,也就知道恶的事物是恶了。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;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;长和短相互对立而体现;高和下相互对...
0475
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8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8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今本王作‘屈’,与景龙、御注、景福三本同。《释文》出‘掘’字,知王本作‘掘’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5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5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五色令人目盲’,甲本‘盲’讹作‘明’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8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8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道不可執,此言執者,谓守道者如手之執物,不可失也。道本无象,此言象者,以万象皆由是而兆见,故曰‘大象’也。圣人能執道不失,则天下皆心往而诚歸之,非圣人有招来天下之心也。...
01035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4_彭耜

<p>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4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是以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以’并作‘謂’。‘早復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‘復’并作‘服`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,与此文异谊同。彼作‘自正’,而此作‘自定’者,以‘静’、‘定’為韵耳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不欲以静,天下自正;’则成无‘將’字,‘定’作...
0535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王念孙和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之说是。帛书乙本即证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信不足,安有不信”。帛书甲本“安”作“案”,则是“安”的假借(二字皆为影纽元部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案...
037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

<p>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</p>-齐物书舍
陈景元云:“‘乘乘’,王弼作‘儡儡’,一本作‘魁魁’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行无行’,下‘行’,户刚反。‘攘’,苦羊反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4_徐梵澄

<p>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4_徐梵澄</p>-齐物书舍
徐梵澄云:“‘自見’,今言‘自現’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9_张煦

<p>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9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5_李翘

<p>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5_李翘</p>-齐物书舍
李翘云:“《吕氏春秋·乐成篇》首曰:‘大智不形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。’不引《老子》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0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0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夫惟无以生為贵者,是賢於贵生也’,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二句,无上‘贵’字,‘也’作‘焉’。彭无‘夫’字。‘惟’字,范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同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...
0415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0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0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御注作‘生也’,庆阳、磻溪、楼正同。遂州本‘脆’作‘毳’,盖即‘脆’之或体。又《文选·庐陵王墓下作诗》注引《庄子》逸文‘其生也柔脆者,死者枯槁’。”
0485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曰筮,筮曰□,□□□”,第一句损掩“大”字,第二句损掩“遠(简作远)”字,第三句“遠曰反”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其句中“筮”,则為“逝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...
0315
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'□□□□,□勝强',前句损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'故柔勝剛',后句损一字,校补为'弱'。帛书乙本作'水之朕剛也,弱之朕强也','柔'作'水',《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''水',...
027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磻溪、赵写并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成疏曰:‘推功于物,不處其德也。’则成作‘不處’,然成玄英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疏引曰:‘功成弗居’,则所依本又不同。王弼注曰:‘因物而用,功自...
0475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罗卷无‘為’字。《北堂书钞》二七引作‘不貴貨,使民不盗’。王弼注曰:‘貴貨过用,贪者竞趣,穿窬探箧,没命而盗。’则《书钞》所引,疑古本也。今王作‘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...
0495

《老子》29_音韵_03_奚侗

<p>《老子》29_音韵_03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各本作‘羸’,从范本改作‘剉’。隨、吹、剉、墮為韵。”
05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