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8_严復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9_魏源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□而不見其首”,损掩“而”前七个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隋而不見亓後,迎而不見亓首”,“随(简作随)”假作“隋”(上古二字皆属邪纽歌部),《...
《老子》14_音韵_07_高明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03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拱璧’,抱璧也,谓圆全大璧也。‘駟馬’,一乘车也。古者召士,必先赍拱璧,后遣駟馬之车。言纵有高盖合璧、富贵荣华,亦不如无为、坐忘,修进此道。何者?夫修道可以长生,富...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此句是承上句所言,不当有“使”字。“相”,范围副词,互相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交互涉及双方,古汉语只用一个“相”字表示。“相與”,亦为范围副词,共同、一块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...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8_姚鼐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严遵《指归》云:“夫禮之為事也,中外相违,華盛而实毁,末隆而本衰。禮薄于忠,权轻于威,信不及義,德不逮仁。為治之末,為亂之元,诈伪所起,忿争所因。故制禮作乐,改正易服,进退...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主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君’。成疏曰:‘君,天子也。’臧疏引顾欢曰:‘君,主也。’是顾、成亦作‘君’。臧疏引蔡子晃曰:‘事以无事为主。’则蔡作‘主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高明之说甚是。“希”,罕,少、寡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希,罕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:“希,寡也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“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:“希,少也。”《文选·曹植...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4_薛蕙
《老子》27_音韵_07_本章韵读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张嗣成‘民’作‘心’。‘常使民无知无欲’,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及《治要》引同此。成疏曰:‘知者,分别之名;欲者,贪求之目。言聖人常以空惠利益苍生,令倒置之徒,息分...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以上三说均是。‘不可為也’下,当增‘不可執也’一句。按:《老子》‘器’字,用為万物之代名。二十八章:‘樸散則為器;’言樸散則為万物也。六十七章:‘故能成器长;’言故...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4_高亨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。乙本作“□□盗□”,“盗”字前损掩“是謂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;句末一字,仅残存右部“木”旁,或是从木于声之字,或是“李”字之坏写。今从《韩非子·解老》校补...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3_纪昀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4_焦竑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2_范应元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天’乃字误。宋刊河上本、室町本皆然。毕沅曰:‘河上公作天亦將知止;’知其误已久。广明本‘夫’字稍缺,吴云亦误校为‘天’,云:‘天,傅本作夫,易州本亦作夫。’不知‘天...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2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儼兮其若客’,王本‘客’误作‘容’,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客’,與河上本合,不误也。‘客’字与下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等字為韵,尤可证已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3_薛蕙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賊”,本义为败坏、破坏。《说文》谓:“贼,败也,从戈则声。”“败”即坏义,引申为伤害。《玉篇》云:“賊,在则切,伤害人也。”又可引申为破坏者、败坏者、伤害者。《论语·阳货...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3_焦竑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5_罗振玉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12_水海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以傅本相校,可知此文有窜乱,疑当作‘是謂執无兵,行无行,攘无臂,扔无敵’。厥证有三:‘兵’、‘行’為韵,‘臂’、‘敵’為韵,其证一也。‘執无兵’者,有兵而无所用也。《...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卷子成疏‘我’作‘吾’,范、赵(秉文)并有‘也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。”又云:“陶说是也。上‘知’字读为‘智’。‘有知’即弼所谓‘躁欲’,故不能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