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45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8_于省吾

<p>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8_于省吾</p>-齐物书舍
于省吾云:“‘配天’二字,应有重文,本作‘是謂配天,配天古之極’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2_薛蕙

<p>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2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常有司殺者殺’,一无下‘殺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6_古棣

<p>《老子》02_音韵_06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相形’,王弼本作‘相較’,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為韵,《老子》原文必不作‘較’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5_姚鼐

<p>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5_姚鼐</p>-齐物书舍
姚鼐云:“‘虚而不屈’,改‘掘’字从王辅嗣本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仅残存一“愛”字,余皆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文字则为“民活國,能毋以知乎?”帛书乙本“活”作“栝”,其他文字同此。《乙本释文》校“栝”为“活”,其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...
05115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萬物之奥也’,‘奥’,李乌报切,言道体无外而万物资给于奥中。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8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0_04_校笺_08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通行本作“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”,前一短语“人之所畏”,“之”,结构助词,用在主词“人”和谓词“畏”之间,形成“之”字结构,这个“之”字结构作主语,“之”字不译,这一短语意思...
05113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5_毕沅

<p>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5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王侯’,各本作‘侯王’。‘貞’,陆希声作‘正’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同此二句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”。
0515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0_高延第

<p>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0_高延第</p>-齐物书舍
高延第云:“‘至譽无譽’,河上本作‘致数車无車’,王弼本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‘致數輿无輿’,各为曲说,与本文谊不相附。陆氏《释文》出‘譽’字,注‘毁譽也’,是原本作‘譽’。由‘譽...
0519
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5_释德清

<p>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5_释德清</p>-齐物书舍
释德清云:“(道)如此生之,生生不已,而不自有其生。如此作為,以成熟之,而不自恃其为。虽為萬物之主,而不自以為宰。所以為玄德也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4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4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赵无‘是以’二字。石田羊一郎以此二句為衍文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<p>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</p>-齐物书舍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作‘攫鳥猛狩不搏’,遂州本同敦本,唯‘狩’字作‘獸’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愛以身為天下者,則可以寄天下矣’,古本。一本作‘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’。按: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‘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,莫若无為;无為也,而后安其性命之情。故貴以...
05114
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’,罗卷同此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注引、《文选·七命》注引无‘而’字。”又云:“‘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’,‘褐’原作‘禍’,讹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2_薛蕙

<p>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2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同於失者,失亦得之’,一‘亦’字下有‘樂’字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4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4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’,焦竑《老子翼》及王夫之《老子衍》如此。焦竑用王辅嗣本,盖所据《永乐大典》王本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及傅、范‘根’作‘本’。河上及唐宋诸本,‘根’多作‘...
0519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9_古棣

<p>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9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介’字,甲本作‘摞’,其他各本,包括乙本,皆作‘介’。旧注,一说‘介’训小;一说训大。蒋锡昌说:‘《列子·杨朱篇》:无介然之虑者;《释文》:介,微也。顾本成疏:介然,微...
0516

《老子》07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07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姚文田谓:先、存韵。陈柱谓:生、生韵,先、存、私韵。“私”字音变与“先”韵,犹“西施”又作“先施”。
0518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5_魏稼孙

<p>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5_魏稼孙</p>-齐物书舍
魏稼孙云:“‘用不可既’,按御注脱‘既’字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能輔萬物之自□,□弗敢為”,前句损掩一“然”字,后句损掩一“而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严遵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...
05112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无‘常’字。‘如之’作‘柰’。馆本有‘常’字。‘如之何其以死惧之’,各本作‘柰何以死惧之’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6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'水之为性,善下不争,动静因时,方圆随器,故举天下之柔弱者,莫过於水矣。而攻堅强,莫之能勝者,夫水虽柔,而能穴石;石虽堅而不能损水。若以堅攻堅,则彼此而俱损;以水攻石,...
0518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憯’作‘大’,李约‘憯’作‘甚’。《说文解字》:‘憯,痛也。’古音‘甚’、‘憯’同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2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2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帛书甲本作:‘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溪。’‘溪’字显為‘谿’字之讹。乙本‘谿’字讹作‘雞’。‘谿’字,景福本亦作‘溪’,景龙、龙兴碑作‘蹊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30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30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:者、下韵(鱼部,者音渚)。還、焉、年韵(元真合韵,還音旋,年叶奴连反)。
0515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1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1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大致说来,杨慎、俞樾认为应依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“盗竽(yú)”,蒋锡昌、高亨、朱谦之皆从《解老》,这就是“盗竽”说;姚鼐、顾炎武、马叙伦、于省吾皆反对“盗竽”说,主张“盗夸...
0518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当作“正”也。此句“正”与下句“奇”为对,义正相应。五十八章“正复为奇”,也是相对的两个概念,可知非作“政”也。又:“正”,指清静之道也。四十五章“清静为天下正”,与此章“...
0516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梡”作“患”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及”作“苟”,“有”前有“吾”字,“梡”作“患”,傅奕本第二句末有“乎”字,謂“苟吾无身,吾有何患乎”,范应元本...
05115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0_高亨

<p>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0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示’,疑当训‘赐’。《荀子·赋篇》:‘皇天隆物(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读隆为降。是也。),以示下民(王念孙云:示本作施,俗言之误。非也。)’,示义與此同。魚脱於淵则死,君失...
05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