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03页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无所系絷。’则王本‘无’下脱‘所’字,当据诸本补。按:《说文》:‘飂,高風也。’‘飂兮若无所止’,谓圣人之行动,若高風之直上,而无所系絷也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王侯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王公’。···‘自稱’,范作‘自謂’,罗卷作‘自名’,各本并作‘為稱’。‘也’字,范同此,各本无。”
04615
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韩非、严遵同古本。一本(上两句作‘處’,)下两句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01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道、道、道,幽部。名、名、名,耕部。始、母,之部。欲、欲,屋部;眇、噭,宵部。出、謂,物部。玄,真部;門,文部;真文合韵。
02815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13_陈奇猷

陈奇猷云:“《老子》本意謂不貴其師、不愛其資为智,雖有智慧而必以大迷处之。而韩非此喻则以文王师太公、資费仲为智,若不师太公、資费仲,则文王雖智,亦必大迷失也,与《老子》原意正相反。...
0548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(‘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),河上作‘夫惟不矜,故天下莫與之争’。考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夫惟不争’,恐今河上本非也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馆本、磻溪、臧疏、柰卷、寇、赵、张之象无‘一也’二字。成疏曰:‘通结前六字,咸得一道也。’是成亦有‘一也’二字。譣义当有。然此句是古注文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按:‘法物’,乙本为‘□物’,河上公本与严遵《道德指归》作‘法物’;傅奕本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皆作‘法令’。这里的‘法物’或即指法令之类的东西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祦’,古本如此,与‘祆’同。左氏云:‘地反物為祺。’《说文》云:‘巧也’。”
0256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''故聖人云',柰卷、河上作'云',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高、赵均作'言'。傅本'人'下有'之言'二字。按:作'言'是也。'言'、'云'义重,'云'字衍。'
0339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2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无狎’,河上、景龙、敦煌本均作‘狹’。作‘狹’是也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(道)生物之功既成,未尝名為己有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故甚愛必大費’,程无‘是故’二字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5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孰能濁以静之徐清’。”
09215

《老子》27_今译

善于行走的人,不留车辙、足迹;善于言谈的人,不会留下语病和过失(,而被人指责);善于计算的人,不使用筹码等计算器具(,而精于心算);善于关闭门户的人,虽然不用横的和直的门门,关闭了...
04112
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光照外也,既即照而忘韬光晦迹歸明于昧,故云‘復歸其明’也。下文云‘光而不耀’也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5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□□非□也”,“非”前损掩“盗竽”二字,“非”后损掩“道”一字。“盗竽”二字,按《老子》文义及句子成分的完整性,当应重出,故校补此二字;“道”字,据...
0389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无“歸”字。《韩非子》有“歸”字,应为衍文。“復”,為返还之义,《说文》云:“復,往来也,从彳,夏声。”“復”的古字当为“夏”(见马叙伦说),《说文》云:“夏...
0418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10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‘至譽无譽’,河上本作‘致数車无車’,王弼本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‘致數輿无輿’,各为曲说,与本文谊不相附。陆氏《释文》出‘譽’字,注‘毁譽也’,是原本作‘譽’。由‘譽...
0519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无為則无不為’,司马温公与古本有‘則’字,陈韶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今见诸王弼本不作“則”,而作“而”。
04711
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是“為”字被动句。“為天下貴”,即被天下人所尊貴。因前文曾问“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?”下面回答“不謂求以得,有罪以免與”的内容后,自然说“故為天下貴”,前后文有问有答,文...
03414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抱一’谊,見前第十章。‘式’,法也。與上章‘容’字谊同。法者,謂法象,或模范也。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,言是以聖人行卫生之术,為天下模范也。此极言聖人重身轻物,故不...
03612

《老子》53_08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王弼‘盗夸’下复有‘盗夸’二字,《释文》引河上本同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'甲本作'執右契',乙本作'執左契',彼此各异。世传本皆作'執左契',同乙本而异於甲本。'契'亦谓'券契',乃共事双方所订字据。··古'契'刻木為之,从中剖开,分為左右,双方各執其一。...
04413
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12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无事者,不劳民力,不贵难得之货,不纵可欲之情。私念所起谓之欲。樸者,心之浑厚。以无欲修之于己,即以无欲教之于民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‘人主者,以天下之目视,以天下之耳听,以天下之智虑,以天下之力争。’盖即‘不出户,知天下’之古义。”
0259

《老子》49_今译

圣人心境广大,没有私心,以百姓的心为心。善良的人,对他善待;不善良的人,也对他善待,这样就能使人人都归向善。守信用的人,对他信任;不守信用的人,也对他信任,这样就使人人都讲信用。圣...
05014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2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帛书甲本作:‘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溪。’‘溪’字显為‘谿’字之讹。乙本‘谿’字讹作‘雞’。‘谿’字,景福本亦作‘溪’,景龙、龙兴碑作‘蹊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

易佩绅云:“道在天下均而已,均而后适於用。此有餘則彼不足,此不足而彼有餘,皆不可用矣。抑其高者,損有餘也;舉其下者,補不足也。天之道如是,故其用不穷也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王弼注《易经》之《恒卦》引此与今本同。皇侃疏《论语·学而篇》第一引作‘重為輕根,静為躁本’。按:重谓寡欲自重,輕谓纵欲自輕,二者皆以治身言。静谓清静无為,躁谓急功好...
03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