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07页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05411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7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俞氏此议甚详赡,故录存之。而其所据盖为唐强思齐《道德真经玄德纂疏》引河上公注云:‘故大而笑之也’,遂臆测古本河上亦作‘大而笑之’。但是,今本河上公注则作‘故大笑之’,并...
05211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英伦无‘樂’字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宗寞’,河上、今王弼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天下希及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天下希能及之矣’,语意完足,今据补正。乙本句末亦有‘矣’字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萬乘之主’,‘乘’,绳证反。谓天子也。”
033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无瑕’,‘瑕’下家反;疵,过也。‘謫’,直革反,谴责也。”
06111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4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''善人'当指上文'有德'者,是自善之人,非為善之人也。作'善'是,作'聖'字误。'
04111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天下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’,古本。‘已’,音以,语助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胡克家影宋本、涵芬楼影宋本《文选》注引并同今本。胡氏《考异》不出,则陈、袁诸本亦并不作‘門’也,易据误本,不可从。唐写作‘囊蘥’,易州、赵写‘籥’作‘蘥’。易州及《...
03911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、吕无‘矣’字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6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’,御注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作“筋”是。《说文》云:“筋,从力、象筋也;”田潛云:“力,筋也,象人筋之形;竹为物之多筋者,从力象其形。”《九经字样》云:“作‘筋’讹俗,又作‘觔’,误。” 又,严...
03811
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名’,武征反。‘曰夷’,‘夷’,顾云:‘平也。’钟会云:‘灭也,平也。’”
03911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本或无‘兮’字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利器,利國之器也。唯因物之性,不假刑以理物。器不可睹,而物各得其所,则國之利器也。示人者,任刑也。刑以利國,则失矣。利國之器而立刑以示人,亦必失也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损掩,按损掩的字数,《乙文释文》校补为“其安也易持”。今从帛书甲本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“其安易持也”。其他诸本皆无两“也”字。
05611
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7_杜光庭

杜光庭云:“‘為’者為之,防也,防患於未然。虽复释‘易持’之意,亦旁演防未然之旨。《文选诗》曰:‘君子防未然。’此所谓防患避嫌也。‘理’者救理也,嗜欲之生,乱於正性;正性将复,理之...
05511
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好欲虽微,争尚為之兴;難得之貨虽细,贪盗為之起也。”
04211
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《曲礼》:‘父召,无諾;先生召,无諾;唯而起。’《玉藻》:‘父命,呼唯而不諾。’是唯’为幼者应长者之声,‘諾’为长者应幼者或平辈者相应之声。‘阿’與‘諾’声近相假,吾...
05011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及《北堂书钞》一五四、《玉烛宝典》三引并作‘如登春臺’。”
05811
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应有“曰”字。“用兵”上不必增“古之”二字。《老子》此下引二言,亦可能为古兵家言,亦可能为当世兵家所言,抑或是老子设言(河上公注:“老子疾时用兵,故托己设其义也。”),此不...
03311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希言自然。飘風不冬朝,暴雨不冬日。孰為此?天地而弗能久,有兄於人乎!”然【nǐan】,日纽元部;日【nǐět】,日纽质部;二字同声母,可押韵。上古有以声母押韵的例证,如《诗经...
03211

《老子》25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有物昆成,先天地生。蕭呵漻呵,獨立而不垓,可以為天地母。吾未知其名,字之曰‘道’。”成【zǐen】、生【fen】為韵,二字皆為耕部。蕭【sieu】、漻【lieu】為韵,二字皆為幽部。此...
03711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吴、明、危(本)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在‘咎莫大於欲得’句下。按:顾本成疏:‘罪者,摧也。言为苦之所摧逼也。前境美丽,称可欲之心,故言可欲也。……咎,考责也。欲得之心,略无...
02711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善行’,‘行’下孟反。‘无徹’,梁(简文)云:‘应車边。今作彳边者,古字少也。’‘跡’,河上作‘迹’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、王羲之本、赵孟頫本‘為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又《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在‘為之’句下,王注有‘為造为也’四字,他王本脱去此句。”
02311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或彊或剉’,按:范同此,罗卷作‘或彊或赢’,易州作‘或强或赢’,各本作‘或强或羸’。然陆见王本已同今文,而范谓王同古本,则王与此同。‘剉’或作‘羸’,声同歌类,盖王本...
03411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又不争处’。”
02611
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4_王夫之

王夫之云:“‘道,常,无名。’王辅嗣曰:‘道无形不系,常不可名。’”
05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