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28页
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无两‘之’(引者按:帛书甲乙本為‘而’)字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14_音韵_08_水海

水海按:“視之而弗見,名之曰微。聽之而弗聞,名之曰希。捪之而弗得,名之曰夷。三者不可至計,故園而為一。”微【mǐwei】、希【xǐei】,微部;夷【ǐei】,脂部;微部【ei】和脂部【ei】,...
05310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滋”,今查遍《说文》等古代字书,未见有此字。疑為“糚”的异体。“糚”同“妝”。《集韵·阳韵》云:“妝,或作糚。”“糚”,《玉篇》谓“侧床切”,《广韵》谓“侧羊切”,上古為...
03610
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豪’,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作‘毫’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经文作“毫”,《释文》则作“豪”。
04110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以復衆人之所過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程并无‘以’字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’,‘民’一作‘人’;‘必以’一并作‘以其’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9_王雱

王雱云:“沌沌,似愚而真智之极。”
05910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贞’,‘貞’,正也。王弼、郭云同古本。一本‘貞’作‘正’,亦后人避讳也。河上公本作‘侯王’。”
02310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正’字,王弼同古本,一作‘直’。曲己以从道則全,枉己以从道則正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9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。下章言,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。然則无味不足听之言,乃是自然之至言也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此节各本多异。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故從事而道者,道得之’(易州作‘德’)。磻溪(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)‘於道’上有‘...
03710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6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賢’,如‘犹賢乎尒’之‘賢’。夫惟无以厚為其生者,是犹賢於貴其生者矣。秦皇、汉武焚书坑儒,反道败德,恣情纵欲,苦万民以自贵其生,适以輕死。及至末年,招来方术,东游海上...
04510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;叶同上,又作'莫勝於水';陈同上,以'柔'之'至'。'莫之能先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'先'并作'勝'。'
04210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“道”(某种规律和法则)在运行着。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方法就是要通过“直观”(以物观物)、“静观”(沉静观物)、“双观”(正反两面去观物),掌握住...
05610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5_王雱

王雱云:“‘惵惵’者,恐惧之意。··一本作‘歙歙’。‘歙歙’,收敛之意。亦通也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夫唯弗居’,景龙、御注二本‘弗’均作‘不’,敦煌作‘不處’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二十三引作‘吾不知誰氏之子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1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‘挫’,河上本作‘载’,注曰:‘載,安也;’‘隳,危也;’是‘載’与‘隳’相对為文,与上句‘或强或嬴’一律。而王弼本乃作‘挫’,则与‘隳’不分二义矣。疑‘挫’乃‘在’...
04210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4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‘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’二语,必系注文,盖以‘非君子之器’,释上‘不祥之器’也。本文当作‘兵者不得已而用之’。‘兵者’以下九字均系衍文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是樂殺人’,按:《永樂大典》‘人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,今从之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敦煌乙本、敦煌丙本、遂州本无“故”字,作“有之以為利,无之以為用”。其他诸本同帛书本。
04710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、叶并作‘以其不自大’。”
04610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3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用之不足既’,按:‘足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可’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0_老子甲本释文

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攸,乙本作謬(简作谬)。按《庄子·天下篇》论庄周‘謬悠之说’,成玄英疏:‘謬,虚也。悠,远也。’疑攸当作攸,读為悠,意為謬悠虚远。通行本作皦(jiǎo)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本章弼注:‘吾將镇之无名之樸;’三十八章弼注:‘镇之以无名;’可证‘无名之’三字非衍文,马说非是。按:‘欲’,贪欲也。‘作’,起也。《说文》:‘鎮,博壓也。’‘无名...
03510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02610
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遂州、磻溪、柰卷、王羲之本均作‘楷式’,傅、范、高作‘稽式’。……虽‘稽’、‘楷’古混,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‘狐不偕’,《韩非子·说疑》作‘狐不稽’。稽式亦即楷式,但‘楷...
04010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惟恍惟惚’,陆:王弼作‘怳’。纂微诸本‘惟’并作‘唯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弗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母铎部,为同音假借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想尔本、馆本、遂州本“或”...
03810
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善貸且善’,各本作‘且成’。”
055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