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馆本“弗矜”作“不自矝”,“矝”字误,无“能”字,谓“不自矜,故長”。吕惠卿本“弗矜”作“不自欽”,无“能”字,謂“不自欽,故長”...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首章‘无名,天地始;有名,萬物母’。以无名与有名对,天地与萬物对,始与母对。此章亦言有无,则‘天下萬物’,当作‘天地萬物’,于义为优。”
《老子》75_音韵_04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飢、飢,脂部。治、治,之部。死、死,脂部。者,鱼部;生,耕部,耕鱼合韵。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大盈若盐,亓用不窕”,“盅”作“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窘”作“窕”。“盘”即“盅”之古异体,《甲本释文》则校为“冲”,高明就校正为“盅”,今从;“”即“窘”的异...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居’作‘處’。磻溪作‘功成不處’。··柰卷无上‘而’字,二赵、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无下‘而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‘功成’乙转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篇》高注引‘居’字...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“却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□□□道,却走馬□糞”,前句损掩“天下有”三字,后句损掩“以”字。今两本互校,得此两句。傅奕本“糞(简作粪)”作“播”,谓“天下有道,却走...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的“兵者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同此;乙本损掩前句“不祥”后的“之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后句同此。今前句甲、乙本合校即得此句,后句从甲、乙本。今...
《老子》09_述评
吴澄曾云此章“言不可盈之也”。陈鼓应亦云:“本章在于写‘盈’。‘盈’即是满溢、过度的意思。自满自骄,都是‘盈’的表现。持‘盈’的结果,将不免于倾覆之患。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‘盈...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道德真经集注》云:‘弼本嗄作噫;’又引弼曰:‘无争欲之心,故終日出声而不噫也;’是弼本‘嗄’作‘噫’。《释文》出‘不嗄’二字,云:‘一迈反,气逆也,又于介反,而声...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治要》、《宋书·谢灵运山居赋自注》、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正义、《文选·七命》注引并同此(‘田’)。成疏曰:‘言田獵之夫,贪逐禽兽。’则成亦作‘田’。古无田獵专字。馆本‘...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2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河上公句末有‘也’字,王弼作‘以其終不為大’。”水海按:今王本作“以其終不自為大”。又,今见河上公本“終不為大”后并无“也”字。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马说是也。趥亦徐行也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‘君子盖猶猶尔。’郑注:‘猶猶,疾舒之中。’《荀子·哀公篇》:‘猶然如将可及者。’杨注:‘猶然,舒迟之貌。’皆以‘猶’為‘趥’之例。...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,帛书乙本作“故或下□□,□下而取”,损掩前句“以取”和后句“或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吴澄本、李道纯本、林志坚本、危大有本皆无“故”字,作...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、臧疏无‘兮其’二字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‘曠’作‘廣’,此句在‘混兮’句下,易州亦在‘混兮’句下。按:‘曠’当作‘廣’,《说文》:‘廣,殿之大屋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63_今译
以“无为”去作为,以“无事”去做事,以恬淡当做欲望。大的东西是生于小的东西,多的事情是起于少的事情,报偿怨恨是因为得到了恩德。图谋困难之事,应当在它容易之处下手;实施巨大的事,应该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作‘親之譽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國家昏亂,有忠臣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句同。范本‘有貞臣焉’引王本‘貞’字同。皆川愿本‘忠臣’作‘忠信’,与上‘孝慈’对文。又‘昏’字,宋刊河上本、赵孟頫本、楼正...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觌邦相璧,鷄狗之聲相聞”,前句“鄰”借作“”,“望”误作“整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甲本中‘璧’字,或以为‘望’,或以为‘堅’。按‘望’上当从‘’,‘堅’下当...
《老子》81_02_校笺_02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10_于思泊
于思泊云:“‘肖’、‘笑’字通,‘久’、‘救’音近。是謂‘若肖,久其小’。‘小’与‘細’同义,较景龙只夺‘矣’字耳。”
《老子》67_10_校笺_04_唐玄宗
唐玄宗注:“舍儉且廣,廣则伤财。”
《老子》20_音韵_06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我獨遺’,與上‘歸’字为韵。较通行本五字句‘而我獨若遺’稍胜。古本无‘而’字,为四字句,稍逊。义无变,所微变者节律,治古诗者於此微细处能辨之。”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其請甚真,其中□□”,损掩“有信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两处“其”字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其”。今從《乙本释文》。王羲之本“其請”作“有精”,谓...
《老子》24_音韵_05_水海
水海按:“炊者不立,自視者不章,自見者不明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長。其在道也曰,粽食、赘行。”章【tǐan】、明【mian】,阳部;功【kon】,东部;阳部【an】和东部【on】主要元音相近,韵...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11_高明
高明云:“世传本此段经文可分成两种句型,如王弼、河上诸本均作‘以其求生之厚’;而傅奕本作‘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’,景龙碑、敦煌辛诸本作‘以其生生之厚’。‘求生’与‘生生’语义不同。易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‘鍵’,张之象同,林作‘揵’,各本作‘楗’。‘而’,陈象古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水海按:今譣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“閉”作“閇”。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8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卷十八引作‘善人,不善人之師’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