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7页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范应元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又,今见王弼本无此句,不同於《道德经古本篇》。
05710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引无‘以’字。”
05712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白玉蟾、磻溪、经幢、赵写本并作‘萬物作而不辭’。范谓杨孚、王弼同古本,则王确作‘不為始’。成疏曰:‘始,先也。’是成亦作‘不為始’。伦按:当依王弼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...
05713
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7_奚侗

奚侗云:“道先天地而生,即為天下萬物之母。道為母,萬物為子。既因物之所从生以得其母,亦因道之所以生者以知其子。萬物為道之子,道以无為,使各遂其生。我守无為之道,萬物恃我而生而不辞,...
05710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之厚□,比於赤子”,前句句首损掩“含德”二字,句末损掩“者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皆同前句。司马光本同此二句。...
0579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奈何為乘之主’,‘奈’,一作‘如’。‘奈’,如也。‘輕’,躁者,君子莫之肯為也;奈何萬乘之主所系至重顾可輕其身於天下乎?人主輕其身於天下,祸患之所必至也。盖人主行事,輕...
0579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樸之为物,以无为心也,亦无名。故將得道,莫若守樸。夫智者,可以能臣也;勇者,可以武使也;巧者,可以事役也;力者,可以重任也。樸之为物,愦然不偏,近於无有,故曰‘莫能臣”...
0575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或训“父”為“始”(河上公注),為“本”(成玄英疏),為“父母”之“父”(焦竑注),為“巨”(罗运贤释),為“纲”(张松如解),為“师傅”,皆不失為一家之言。但是,笔者认為...
0578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王本‘子孫以祭祀不輟’,帛书甲、乙本并作‘不絶’,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合,今据改正。而《韩非子·喻老》所引,又作‘不輟’,二字义通,盖可并行。”
0578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攫’,俱反;‘不搏’,搏音愽。”
05712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6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抱一能无離’,已下六句,加一‘乎’字,非。”
0576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范本‘知’作‘為’。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文作‘愛民治國;能无為乎?···’强本成疏:‘接物之行,莫先治國爱民。知,分别智也。’‘无知’,当从易顺鼎说作‘无以知...
0576

《老子》36_音韵_09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張、强,阳部;與、予,鱼部,明,阳部,鱼阳通韵,强,阳部。渊、人,真部。
05713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不學而能者,自然也。喻於學者過也。故學不學,以復衆人之所過。”
0579
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范‘愚’上有‘獨’字,各本并无。譣弼注曰:‘绝愚之人,心无所别析,意无所好欲,犹然其情不可睹,我颓然若此也。’则王亦无‘獨’字。无者是也。盖涉上句而衍。馆本‘愚’作‘...
05714

《老子》56_音韵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知者弗言,言者弗知。”两知字为韵,知属支部。为首尾韵例。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已指出《诗经·周南·麟之趾》即为首尾韵例(详见校笺文)。朱谦之《老子韵例》“首尾韵例”举“知...
0577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、张嗣成作‘聖人亦不傷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聖人在位,不傷害人。’是河上有‘人’字,宋刊脱‘人’字耳。”
05711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阿、何韵(歌部),惡、若韵(鱼部,惡,乌入声;若,入声),畏、畏韵(脂部),哉、熙、臺、孩韵(之部,哉,音兹;臺,徒其反;孩,胡其反),歸、遺韵(脂部),昬、悶韵...
0577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言道之深大。人聞道之言,乃更不如樂與餌,应时感悦人心也。樂與餌则能令過客止,而道之出言,淡然无味。視之不足見,则不足以悦其目;聽之不足聞,则不足以娱其耳。若无所中然,乃...
05710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(衆人)有为,动生情欲,熙熙逐境,役役终身,如馁夫之临享太牢,恣贪滋味,冶容之春臺登望,动生爱著。春臺所以为爱著者,谓其卉木滋荣,禽鸟鸣匹,阳和陶然,易淫荡也。”
05714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脱,失也。夫鱼之在水,猶人主秉权,魚失水,则为人所擒,权道假示非其人,则为小人所窃弄,而为诈谲矣。”
05713

《老子》60_音韵_05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鮮,元部,神,真部,真元合韵;神、人、人、人,真部,焉,元部,真元合韵。
0578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吾得執而殺之,孰敢’,古本作‘吾得而殺之,孰敢也’。一‘得’作‘豈’。”
0578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不為始’是也,当据订正。毕沅曰:‘古始、辭声同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。’劳健曰:‘《说文》辤籀文从台作辞,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引《石经》詞作的,古《孝经》始作的,盖二字...
0575
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眇(miào)”,精微、微妙之义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云:“‘眇’,又引申為微妙之义,《说文》无‘妙’字,‘眇’即‘妙’字。”显见“眇”即古“妙”字。高明之说非也。“玄達”...
05712
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善貸且善’,各本作‘且成’。”
05710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2_想尔注

想尔注云:“治国之君务脩道德,忠臣辅佐务在行道。道普德溢,太平至矣。吏民怀慕,则易治矣。不可以兵彊也。兵者非吉器也,道之设形,以威不化,不可专心甘樂也。”
05710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损掩一“媮”字,今据傅奕本、广明本校补。严遵本“廣德”作“盛德”,两“如”字作“若”,“媮”作“偷”,谓“盛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”。吴澄本“廣德”作“廣...
05712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十引‘驟’作‘暴’。”
05714
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生之,畜之’,一无此二句。”
057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