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厭’字,御注、范、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并作‘猒’。下一字是,上二字非。盖古‘厭飫’、‘厭憎’作‘猒’,‘迫逼’作‘厭’(参照邓廷桢《双砚斋笔记》卷四)。此章下一字作‘猒...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“生生”:前“生”当為动词,后“生”当為名词;“生生”其义為“养生”(或“营生”)与“求生”义近。吴澄注即谓“生生之厚,求生之心太重也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及《马融传》注引皆...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雄,先之属;雌,后之属也。知為天下之先者必后也。是以聖人后其身而身先也。谿不求物,而物自歸之。”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高明之说甚是。帛书甲本作“知其日,守其辱,為天下浴”,“日”,上古為日纽质部【nǐět】;通行本的“榮(简作荣)”,《广韵》谓“永兵切”,上古当為匣纽耕部【xǐwen】(王力《古...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作‘谷’,《艺文类聚》二三引高彪《清诫》曰:‘谷神緜緜存。’是高所见本亦作‘谷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引《黄帝书》:‘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’,文与此同。按:洪说义长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夫樂人殺人者’,吕等无上‘人’字。‘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葛‘不’上有‘則’字。吕、林无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作‘功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诸本并作‘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李约‘名’作‘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、敦煌均作‘醕醕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5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礼记·曲礼》正义引:‘禮者忠信之薄,道德之華,争愚之始。’按所引‘道’下有‘德’字,‘愚’上有‘争’字。窃谓‘愚’尝作‘遇’,即《尚书·盘庚》‘暂遇奸宄’之‘遇’,又...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5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而貴食母’,或云‘兒貴求食於母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38_12_校笺_05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去彼華薄,则是绝仁弃義;取此厚實,则是返朴还淳。”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若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加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抗,舉也;加,当也。”道藏集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抗,舉也;若,当也。”是知王弼本“若”、“加”两字两...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“網(网)”同“罔”。《广韵·养韵》谓:“罔”同“網”。但“罔”为古字,“網”为今字,《老子》則用“罔”字。作“綱”者,則为“網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阳部)。又,“踈(疎)...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无‘故’字,馆本作‘知足之足常’。···《文选·东京赋》注引作‘知足常足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9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‘取’,治也。治天下常當以无事,不當烦劳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2_俞樾
俞樾云:“唐傅奕本作‘萬物作而不為始’。毕氏沅谓‘辭、始同聲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’;然三十四章云:‘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’,与此章文义相近,恐未可舍古本而从傅本也。”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与天地合其德,以百姓比芻狗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6_王念孙
王念孙云:“按:‘善’、‘飾’二训,皆於义未安。古所谓兵者,皆指五兵而言,故曰:‘兵者不祥之器。’若自用兵者言之,則但可谓之‘不祥’,而不可谓之‘不祥之器’矣。今按:‘佳’,当作‘...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甲本仅残存“生而弗”和“德”四字。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生而弗有,長而弗宰,是謂玄德”。乙本如此,唯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為匣纽物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謂...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2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皆作‘故貴為身於為天下’,其义与《老子》‘以身為大患’不合。通行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,傅奕本、河上公本皆作‘貴以身為天下者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则作‘貴以...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6_陆希声
陆希声云:“人道則不然,損其不足之民而奉有餘之君。孰能法天之道以為人道,損己之有餘以奉天下之不足,其唯有道者乎!”(参见焦竑《老子翼》引陆希声注)宋常星云:“人之道,却與天道相反。...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為而’二句已见二章,且王弼无注,恐后人羼入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不”字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物部);帛书乙本“謂(简作谓)”亦假作“胃”,其他文字则同。今存诸通行本“浴”皆作“谷”,謂“谷神不死,...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挻埴以為器’,古本。‘挻’,尸连切,和也。‘埴’,《说文》云‘黏土也’。谓挻和黏土以為器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曰希’,‘希’,疏也,静也。”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磻溪、高翻、柰卷均有‘聖人’二字。‘必以’,杭州、高翻、磻溪并作‘以其’。《金人铭》曰:‘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,故下之;知众人之不可先也,故後之。’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曰...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咳’字,则王本作‘咳”,当据改正。按:《说文》:‘咳,小兒笑也。从口,亥声。孩,古文咳,从子。’是‘咳’、‘孩’一字。小兒初生,未能作笑。此时除饮乳本能...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应有“曰”字。“用兵”上不必增“古之”二字。《老子》此下引二言,亦可能为古兵家言,亦可能为当世兵家所言,抑或是老子设言(河上公注:“老子疾时用兵,故托己设其义也。”),此不...
《老子》23_音韵_05_水海
水海按:“希言自然。飘風不冬朝,暴雨不冬日。孰為此?天地而弗能久,有兄於人乎!”然【nǐan】,日纽元部;日【nǐět】,日纽质部;二字同声母,可押韵。上古有以声母押韵的例证,如《诗经...
《老子》52_05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救’借为瘳,《说文》:‘瘳,疾癒也。’上文言‘不勤’即不瘽;此句言不瘳,意正相对。救、瘳古通用,《礼记·王制》:‘周人养国老于东膠。’郑注:‘膠或作絿。’《说文》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