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05页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馳聘天下之至堅’,叶无‘聘’字,达真‘堅’作‘剛’。”水海按:《太平御览·木部一》引“堅”亦作“剛”。“堅”与下文“間”为韵,作“剛”则失韵也。
0475
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9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道常无名、樸’:‘无名’、‘樸’是指称‘道’的。···‘道常无名、樸’,一句历来有两种断句法:一为‘道常无名樸’;一为‘道常无名,樸【雖小】’。第二种断句法,是將‘樸...
03112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敦煌本、遂州本‘獨’正作‘欲’。又,王羲之本‘貴’下亦有‘求’字,此帖断为明皇增字后所作无疑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全损,后句作“□民不為□”,损掩“使”和“盗”二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杜光庭本...
0319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贞’,‘貞’,正也。王弼、郭云同古本。一本‘貞’作‘正’,亦后人避讳也。河上公本作‘侯王’。”
02310

《老子》70_音韵_04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知、知,支部;行、行,阳部。宗,侵部;君,文部;侵文合韵。知、知,支部。希,微部;貴,物部;微物通韵。矣,之部;玉,屋部;屋之合韵。
0309
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各本‘於’下皆有‘其’字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貴言’,所謂‘聖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’也。貴,重也。謂人君之言,猶豫迟疑,不肯轻易出口,恐致下之不信己也。河上本作‘猶’,与帛书乙本合,今从之。王弼本作‘悠’,则...
07911
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上述此句句首两字有的作“此其”(或“是其”),有的作“此非”。笔者认为,应从帛书本作“此其”。邢玄、庆阳、高翻诸本亦作“此其”。此处之“其”乃《老子》书中所用楚方言。《史记...
0368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物”,同“忽”,恍惚不分明貌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“忽兮怳兮,不可為象兮”,高诱注:“忽,怳,无形貌也。”而“昧”,河上公注為“暗冥”,成玄英疏注為“幽微”,其义即幽暗不明...
0506
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以无形始物,不系成物,万物以始以成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故曰‘恍兮惚兮,【其中有物】;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也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惟不可测,故强為之容’,古本。惟其善能体道,故其心微妙而與物冥通,渊深而不可測也。··夫惟不可測,故强為善為士之形容,谓下文也。”
0478

《老子》01_01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中的“道”从哲学意义上来讲,主要有两个意思:其一指宇宙本体,即物质世界的实体;其二是指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。此两句中的第一个“道”字和第三个“道...
0468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无所系絷。’则王本‘无’下脱‘所’字,当据诸本补。按:《说文》:‘飂,高風也。’‘飂兮若无所止’,谓圣人之行动,若高風之直上,而无所系絷也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2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知’字上当有‘有’字。”水海按:此说非也,纯属妄加。
05714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畏’、‘侮’二字,谊不相关,在道德衰降上分成二个阶级,故重‘其次’二字。《释文》出‘次侮’二字,可证王本重‘其次’二字。诸本不重,非是。按:此謂其次之世,为君者见...
03913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故甚愛必大費’,程无‘是故’二字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泄”亦通。“歇”(晓纽月部)、“泄”(心纽月部),为叠韵,近音、同义互训,且“泄”为楚方言。扬雄《方言》卷十云:“戏、泄,歇也。楚谓之‘戏’、‘泄’。奄,息也,楚、扬谓...
05012
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馆本作‘百仞之高,起於足下’。卷子成疏‘千里’作‘百刃’,上有‘而’字。成疏曰:‘河上作千里,此言百仞(依臧疏本,卷子本无)。夫陟百仞之高岑,发自初步。’是成‘千里...
0526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7_苏辙

苏辙云:“因其势之自然,虽制而非有所割裂也。”
04612

《老子》35_07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不可聞’,各本并作‘不足聞’。罗卷本、易州本无‘之’字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80_音韵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小邦寡民,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,使民重死而遠徙。有車舟无所乘之,有甲兵无所陳之,使民復結繩而用之。”用【Aǐwon】,东部;乘【dǐen】,蒸部;用【Aǐwon】,东部。因东部【on...
0398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2_傅奕本

傅奕本校注云:“‘閔閔’,莫昆切。《集韵》曰:‘閔,通作。’”
02513
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三处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今复原;帛书乙本三处“兮”时译作“呵”,今复原,“物”作“沕”。想尔本“朢兮物兮”作“惚慌”,“物兮“作“像”,谓“惚慌,中有像”。顾欢本作...
05412
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道乃久”:道者,“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长於上古而不为老”(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),故謂道乃久。“久”,指没有时间界限。据杨慎说:“孔子以前,‘久’皆音几,至孔子传《周易》方有...
03313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所居,楚朸生之”,损掩“其事好還,師之”六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棘”作“朸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订为“棘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荆棘生焉...
0549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“遺(yí)”,留也。上古余纽微部,音【Kiwei】,《经典释文》谓“以之反”,即今音yí。又云“唯季反”,则今音wèi,即赠、给予之义;然此音义,于经文则不通也。又,“咎(jiù)...
03510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河上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御注、王弼与河上同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9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不治’本作‘不為始’,‘為’字恐后人所增,‘始’与‘治’字形相近,传写者误作‘始’耳。王弼本作‘而不辭’,‘辭’字恐本作‘’,治古文,后人误加辛旁為‘辭’,‘不辭...
0565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4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按:‘无為’一观念,在各种英译本中,亦常被误解,以陈荣捷的解释最好。陈先生说:non-action(wu-wei) is not meant literally'inactivity' but rather 'taking no action that ...
06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