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09页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非以其无私耶’,河上、陆作‘以其无私’。古本‘非’作‘不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的经文作“非以其无私邪”,而其《考异》引经文却作“非以其无私耶”。
02912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遂州本、成玄英本、(唐)李荣本皆无“之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用不可既”。敦煌丁本作“用不足既”。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...
0938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09_卢文弨

卢文弨云:“‘繟’、‘坦’、‘墠’三字音相近,得通用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语,帛书甲本作“是以聲人去甚、去大、去楮”,“聖(今简作圣)”假作“聲”(上古二字皆為书纽耕部,故為同音通假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“奢”假作“楮”(上古二字皆為鱼部,故可叠韵...
03713
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云:“所以得遂其无為者,能圖其難於易之时,為其大於細之时也。天下之事,始易而终難,始細而终大。终之難起於始之易,终之大起於始之細。故圖之為之於其易、細之始,则其终可不至於難,可...
03112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8_高明

高明云:“甲本作‘彈而善謀’,乙本作‘單而善謀’,王本作‘繟然而善謀’,傅奕本作‘默然而善謀’,严遵本作‘坦然而善謀’,敦煌辛本作‘不言而善謀’。其中虽有词异谊同之通假字,但不排除...
0526
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‘解其紛’,河上作‘芬’。按:‘芬’当作‘忿’,此句在四章,又见于第五十六章,旧钞河上本,彼章作‘忿’,此章作‘紛’。王本于彼章作‘分’,据其注,则‘分’者‘忿’之讹...
0557
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二十七章王注,系约引此章,非《老子》原文也,阅其‘不尚賢’下增一‘能’字,三‘使’字皆改作‘則’,可知。易说非是。‘難得之’三字,当为《老子》经文。十二章:‘難得之...
0368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層’,敦煌庚本作‘成’,辛本作‘重’,壬本作‘曾’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“慈”假作“兹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作“慈”,其他文字全同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林希逸本、释德清本、薛蕙本、张之象本及《韩...
04114
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亦將知止’,马诞、王弼同古本。”道本无名,老子初不得已,而强为之名,以发明后世,此‘始制有名’也。名亦既有,则可因有名而及身,以求无名之樸,自然纯备,无间杂欠阙,此...
0275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楃唯□,□□□□□□”,“樸”(今简化作“朴”)假作“楃”(上古二字皆为屋部,属叠韵假借),“雖”(简化作“虽”)假作“唯”(上古二字皆为微部,为叠韵通假),损...
03211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8_奚侗

奚侗云:“《建言》当是古载籍名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、彭并无‘其’字,‘精’下有‘兮’字,惟彭‘幽’字作‘窈’(《道藏集要》彭本仍作‘其中有精’,非是)。馆本、臧疏、易州作‘窈冥,中有精’。寇、张嗣成作‘窈兮冥,其...
01019
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用兵有言’,古本下有‘曰’。‘用兵有言’,古兵家有此言也。”水海按:朱谦之据此谓“用兵”上应有“古”字。则为非矣。
0428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并同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出”后无“於”字,“以”前有“可”字,作“不出户,可以知天下”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“以”前有“可”字,作“不出於户,可以知天下”。严遵...
04112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幾’,音祈,一音机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“兮”误译作“呵”;乙本“兮”,亦误译作“呵”,“名”作“命”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易玄本、敦煌丙本、楼正本、节解本、成玄英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...
05010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天下’之上,傅奕本、范应元本、帛书乙本(甲本缺文)有‘夫’字,范注:‘夫字,阮籍同古本。’‘夫’乃发语词,有之,于文气為长。劳健断‘夫’字属上句读,他说:按此‘夫’字,...
0586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取天下者,谓得民心也。四十八章‘所谓取天下者当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也。’证之以《荀子·王制篇》曰:‘成侯、嗣公,聚敛计数之君也,未及取民也。子产取民者也,未及...
0388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3_顾欢

顾欢云:“此中古也。云去道渐远,封言著相其德,可见親爱生,上则親信于下,下则称譽于上,其功可言,则康歌载路。”
05112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大象’喻道也。下篇云‘大象无形’、‘道隐无名’。‘往’,歸往也。言体道之圣人为天下之人所歸往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今譣帛书甲、乙本,进而证明俞氏所说通行本下“道者”二字衍文,诚是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句首有“故”字,高亨谓為“衍文,后人所益”,不确也。帛书本“而”字,各本均作“於”,“而”训...
0467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疏曰:‘多贪世利,厚益其生,所以烦恼障累,日日增广。’又曰:‘是以生死之业,日日强盛’;是成‘曰祥’作‘日祥’,‘則’字亦作‘日’也。伦谓‘日’为‘曰’误,‘曰’...
0317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此文本作‘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。為天下谿,常德不離,復歸於婴兒。知其白,守其辱,為天下谷。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歸於樸。’其‘守其黑,為天下式,為天下式,常德不忒...
0551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6_严灵峰

严灵峰云:“神器,犹神物也。言其至贵重者也。”
0558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上有為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作‘上之有為’。”
0949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歙歙’,缩意。王氏曰:‘心无所主也。’诸本‘歙歙’作‘惵惵’,或作‘怵怵’,皆恐惧意。惟王弼作‘歙’,以‘心无所主’释之,与上下文意协。‘歙’,音‘翕’;‘惵’,达叶切...
04213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‘冲’作‘盅’。范应元曰:‘大满若盅,郭云、王弼同古本;’是范所见王本作‘满’。按作‘盈’是也。‘满’字以避汉惠帝讳而改(蒋锡昌说)。各本作‘盈’,盈字是故书(马...
0276
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夸其功曰‘伐’,负其長曰‘矜’,長謂能之过人。”水海按:《尚书·大禹谟》云:“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争能。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争功。”吴氏训“長”为“能之过人”,則本于《...
045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