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41页
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,而爱之无所偏私,故上仁為之而无以為也。”
02714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9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悶悶’,古本作‘閔閔’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,一作‘海’,一作‘忽兮其所晦’。一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一作‘飄兮其若海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7_张扬明

张扬明云:“慈是三寳之首,也得三寳之全。故用之于戰,則歼暴虐之敌,必然万众一心,其戰必勝。用之于守,則保卫善良之民,必然众志成城,其守必固。”
03015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孔颖达《礼记正义》引无‘夫’字,云:‘禮者,忠信之薄,道德之華,争愚之始。’《后汉书·酷吏传》注引无‘夫’字,‘首’作‘始’。日本柰良圣语臧抄本残卷及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...
03111
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二本‘以’作‘已’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、景三本‘與’作‘争’。按:此‘争’字與下‘不争之德’相对,作‘争’是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居其實,不居其華’,一作‘處其實,不居其華’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絶學,无憂。”學【xeeuk】,觉部;憂【ǐeu】,幽部;觉部【euk】和幽部【eu】,主要元音相同,可以对转,觉幽通韵,學、憂押韵。 本章韵读:學,觉部;憂,幽部,觉幽通韵。“唯與...
03910
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6_高明

高明云:“当以有‘曰’字者为是。蒋锡昌云:‘用兵有言,言古之用兵者有此言也。吾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進寸而退尺,二语即古用兵者所言也。’”
0396

《老子》39_03_校笺_04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无‘萬物得一以生’与下文‘萬物无以生將恐滅’二句对文;王弼、河上公及世传诸本皆有此二句。此乃本章经文之一大差异,其中必有一误。河上公本‘其致之’三字之注文云:...
0481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,按:此二句,一本在下二句之下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4_陶绍学

陶绍学云:“王弼注曰:‘非欲以取强无敵于天下也;’则王本亦作‘无敵’。今作‘輕’字,殆后人所改。”(引自马叙伦著《老子校估》)
0397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景龙碑作‘其致之’,与王本同,朱谦之《老子校释》遗漏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作‘其易行’。譣弼注曰:‘可不出户窥牖而知,故曰:甚易知也。无为而成,故曰:甚易行也。’盖王亦同此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太平御览》五四引‘盈’作‘清’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然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稀’多‘希’。吕‘我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011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侯王貴高,兆民賤下,為国者以人為本基,当劳谦以聚之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2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彰’,音章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知不知,尚矣’,古本。‘尚’,庶几也。一作‘上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04410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數譽无譽’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‘數輿无輿’,李同。黄‘譽’作‘車’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其在道’,王弼作‘其在道也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其於道也’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畏畏,則□□□□矣”,前句损掩“民之不”三字,“威”假作“畏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微部);后句损掩“大威將至”四字;《甲本释文》全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二“威”字...
0415

《老子》39_今译

开始得到“一”的:天得到“一”,因而澄清;地得到“一”,因而安宁;神得到“一”,因而灵应;谷得到“一”,因而充盈;侯王得到“一”,因而成为天下人民的标准。(如果)它(他)们发展到极...
0278

《老子》24_今译

自我吹嘘的人,就不会有所成就;自我标榜的人,反而不能显扬;自我推荐的人,反而不能被了解;自认为有功劳的人,反而不被认为有功绩;自负骄矜的人,反而不能长久。从“道”的角度来说,这些人...
05412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厭’字,御注、范、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并作‘猒’。下一字是,上二字非。盖古‘厭飫’、‘厭憎’作‘猒’,‘迫逼’作‘厭’(参照邓廷桢《双砚斋笔记》卷四)。此章下一字作‘猒...
0307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王弼、孙登、阮咸同古本,河上公本无‘曰’字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楼正‘敝’作‘蔽’。《释文》出‘蔽’字,则王本‘敝’作‘蔽’,当据改正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按所损之字数,《甲本释文》校为“知此两者,或利或害”。帛书乙本“两者”之前损掩一字,不可得知所损为“此”字,还是“知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校为“此”,其他文字皆同...
034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