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颜氏家训·名实篇》曰:‘惧榮觀之不显,非所以让名也。’似以榮华瞻觀释‘榮觀’,非是。‘榮觀’是‘營衛’之借,此承上行言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曰:‘迁徙往来无常處,以...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樸散則為器’,易州、罗卷、臧疏无‘則’字。按:‘分散’字当為枝,《说文》曰:‘分离也;’今通用‘散’。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三十二章弼注曰:‘始制,谓樸散始為官長...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“眇(miào)”,精微、微妙之义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云:“‘眇’,又引申為微妙之义,《说文》无‘妙’字,‘眇’即‘妙’字。”显见“眇”即古“妙”字。高明之说非也。“玄達”...
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6_许永璋
许永璋云:“希,即四十章‘大音希声’之意。希声,即希少之声、超量感之声,亦即无声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9_毕沅元
毕沅元:“河上公作‘怵怵’,王弼作‘歙歙’,苏灵芝书明皇注本作‘惵惵’,陆德明曰:‘一本作惵惵,河上本作惔惔,简文云:河上本作怵怵’;今按河上公作‘怵怵’,与简文所见之本同。古无‘...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衰’,各本作‘抱’。‘豪’,馆本、六朝残卷、范、彭、罗卷、柰卷同此。各本及《类聚》八八、《文选·励志诗》注、《刘先生夫人墓志》注引作‘毫’。”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2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吴无‘夫’字。范、彭、寇、赵、罗卷、柰卷、臧疏(成玄英疏文)‘爵’字同此,各本作‘命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苏、葛作‘功成不名有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4_吕吉甫
吕吉甫云:“持所以防溢,而盈之则重溢也。如欲勿溢,则如勿盈。故曰:‘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’”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籌策’,御注作‘籌算’。”按:御注作“籌筭”。严氏失校。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爱子者慈于子,重生者慈于身,贵功者慈于事。慈母之于弱子也,务致其福,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,事除其祸则思虑孰,思虑孰则得事理,得事理则必成功,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河上注:‘万物歸往而不伤害,则国安家宁而致太平矣;’是河上以‘太平’释‘平太’,非所据之本作‘太平’也。按:六十六章‘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’,是此文‘不害...
《老子》39_01_校笺_02_水海
水海按:训“一”为“元气”说是也。“元气”是由太初混沌的道经过长期发展的产物。“元气”是有名之物,道是无名之物。可见“一”不是“道”。然而它近于“道”。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
唐玄宗注云:“常德应用,曾不差忒,德用不穷,故復歸於无極。”
《老子》25_音韵_02_陈第
陈第云:“改,音己,《说文》己声。《老子》‘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’;《庄子》引古诗‘美成在久,恶成不及改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0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‘如婴兒之未孩’(二十章),‘圣人皆孩之’(四十九章),河上公注:‘如小兒未能答偶人时也。’‘圣人爱念百姓,如孩婴赤子,长养之,而不责望其报。’王注:‘如婴兒之未能孩也...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应作“辱”。“”(rǔ)为后起字,故《说文》无此字。《玉篇》云:“,垢黑也。”《广韵》云:“,黑垢。”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’是王以‘黑’解‘辱...
《老子》51_04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此两句意为:道被尊重,德被珍贵···。两句中的“之”,结构助词,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使句子失去独立性,而变成主谓词组,做句子的主语部分。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以傅本相校,可知此文有窜乱,疑当作‘是謂執无兵,行无行,攘无臂,扔无敵’。厥证有三:‘兵’、‘行’為韵,‘臂’、‘敵’為韵,其证一也。‘執无兵’者,有兵而无所用也。《...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以奉天下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17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阴为牝,阳为牡。牝主静,牡主动。阳气动,阴气静。以阳交阴,而阴常勝者,阴静也。词“大邦(或大國)”直接跟在动词“取”后,以施事宾语的形式出现。所以,像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...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6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聖人自知其神而不求人知,自愛其气而不求人貴,故去彼自見、自贵之行,而取此自知、自愛之道。是以神气相守,显則成体,隐則成始,变化无穷,深不可测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...
《老子》28_07_校笺_02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知(其)白,守其黑’,索洞玄本同各本有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6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根、君韵(文部),行、重韵(阳、东通韵,重叶宅王反)。觀、然韵(元部,觀音涓),主、下韵(侯、鱼通韵,主叶音渚)。臣、君韵(文、真通韵)。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20_陈奇猷
陈奇猷云:“‘固’,当以读‘姑’为是。《说林上》:‘《周书》曰:將欲敗之,必固輔之;將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’用‘姑’字可证。”尹振环云:“甲、乙本皆作‘古’。《说文》:‘姑,····...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9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。下章言,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。然則无味不足听之言,乃是自然之至言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作‘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!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!’倒者,非也。顾欢作‘忽怳,中有象!怳忽中有物!’明皇作‘忽兮怳兮,中有象!怳兮忽兮,中有物!’时雍则‘有物’、‘有象’下...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3_成玄英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禍即罪之深重者也。言心贪前境,不知厌足害人损物为罪日深,非唯災及一身,亦乃禍延三族。”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舍’,音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