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58页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'水之为性,善下不争,动静因时,方圆随器,故举天下之柔弱者,莫过於水矣。而攻堅强,莫之能勝者,夫水虽柔,而能穴石;石虽堅而不能损水。若以堅攻堅,则彼此而俱损;以水攻石,...
0518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应无“車”字,帛书《老子》甲本即无此字。《文选·张景阳七命》注引王弼曰:“天下有道,修于内而已,故却走馬以糞田。”则亦无“車”字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颜师古注:“《老子·德经》...
03814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‘如之何’作‘奈何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'水为至柔弱之物,而能攻至堅剛之金石。此柔弱能勝剛强,天下之人莫不知之,而莫有能行柔弱之事者,盖叹之也。'
04113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憯’作‘大’,李约‘憯’作‘甚’。《说文解字》:‘憯,痛也。’古音‘甚’、‘憯’同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6_今译

辎重车是轻车的根本,清静是躁动的主宰。因此,君子终日行进,就要像指挥作战的将帅一样,不离开他的辎重车辆。虽有宫营馆舍以供享用,但他仍然超脱享物之外,而随辎重之旁,安闲静处。为什么拥...
02515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'是為'当為'是謂'。高亨说是。又,甲本作'受邦之不祥',乙本作'受國之不祥',宋刊河上公本、经训堂刊傅奕本同乙本。浙江书局刊张之象刻王弼本作'受國不祥'。我疑心诸本'不'字衍。'祥',...
03415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两句皆无‘可以’二字。陆希声作‘不出户,而知天下’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9_奚侗

奚侗云:“行不言之教,故无瑕謫。瑕,过也,见《诗经·狼跋》‘德音不瑕’毛《传》。謫,责也。见《小尔雅·广雅》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无'而'字。伦按:'契'当作'契',《说文》曰:'刻木也。'今通用'契'。'
0505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3_严遵

严遵注云:“审内以知外,原小以知大,因我以然彼,明近以喻遠也。”
04612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8_孙鑛

孙鑛云:“‘鍵’,今本作‘楗’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79_音韵_03_李赓芸

李赓芸《炳烛编》卷三云:'《老子》'任契'章:'有德司契,无德司徹。'按:契、徹韵也。契当读入声,如挈。《广韵》'契'在《十六屑》,'徹'在《十七薛》,屑、薛通也。'
0378
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傅奕、严遵与古本有‘者’字。為俗學者,则日益多事,而心不虚,为常道者,则日損私欲以致虚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7_孙鑛

孙鑛云:“‘常善救人’四句,一本无。‘故’一作‘而’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01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古无‘妙’字。《周易》:‘妙萬虑而为言’,王肃本作‘眇’。陆机《文赋》:‘眇衆虑而为言’,即用《周易》文,亦作‘眇’。又屈原《九歌》:‘美要眇兮宜修’,并是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无為而无不為矣’,古本作‘无為則无不為’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赵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06315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4_扬雄

扬雄云:“玄者,幽摊萬类而不见形者也。”(《太玄经·玄摊图》)
03614
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2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二四引‘常’作‘恒’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貴師愛资皆因道微德衰所至。治世以道,善恶泯灭,師資俱无,贵爱无有,聖人所重则在道行,不在師資。蒋锡昌云:‘还淳反朴,不貴師資,此乃聖人救人、物之法也。顾此法雖智,而世人则...
03910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七句,帛书甲本前四句同此;第五句作“意、聲之相和也”,“意”為“音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同為影母,属双声假借);第六句作“先後之相隋”,“隋”為“隨(简作随)”之假(上古二字皆为邪纽...
0436

《老子》49_05_校笺_03_吴澄

吴澄云:“民之善、不善,信、不信;聖人不分其是非,皆以為善,以為信。不惟善者得善,信者得信;而不善者亦得善,不信者亦得信矣。‘得’谓民得此善,信而不失,盖不善、不信亦化而為善、信,...
0548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2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帛书甲本作:‘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溪。’‘溪’字显為‘谿’字之讹。乙本‘谿’字讹作‘雞’。‘谿’字,景福本亦作‘溪’,景龙、龙兴碑作‘蹊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、葛、长庚并作‘萬物作而不辭’。林、苏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损掩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王雱本、彭耜本皆同此句,与帛书甲本合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遂州本、景福本、御注三本、...
04612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6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易、马、高所说极是。今帛书出,可见后人窜改之迹,非但不待魏晋,且复早於汉初,盖自帛书已经有人染指了。不过帛书中尚未见‘知其榮’句,而重见‘知其白’句,其為战国末以至秦汉...
0358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惡已;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”美【mǐei】、美〔mǐei】為韵,入脂部。此為句中韵。善【zǐan】、善【zǐan】為韵,入元部。又,已【ǐe】、矣【xǐe】為韵,二字皆...
02710
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出生入死’,《吕氏春秋·情欲篇》高注引与此同。《庄子》‘万物皆出生机,皆入于机;’又‘其出不忻,其入不拒;’又‘有乎出,有乎入,入出而无见其形;’皆出生入死之说。...
05215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不忒’,忒,吐得反,顾云‘差也,爽也’。”
01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