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古本‘勝’上有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3_吕惠卿
吕惠卿云:“於張知歙,於强知弱,於興知废(‘興’、‘廢’当从帛书作‘與’、‘去’),於與知奪,非知几者孰能與於此哉!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5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按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4_董思靖
董思靖云:“夫張极必歙,與甚必奪,理之必然。所謂‘必固’云者,犹言物之將歙,必是本来已張,然后歙者随之,此消息盈虚相因之理也,其机虽甚微隐,而理实明者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柔弱勝剛强’,傅奕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興’当作‘舉’,形近而讹。古书常‘廢’、‘舉’对言。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:‘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。’《礼记·曲礼》:‘凡祭,有其廢之,莫敢舉也;有其舉也,莫敢廢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5_劳健
劳健云:“‘將欲奪之’,范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將欲取之’。范注:‘取,一作奪,非古也。’按‘翕’、‘弱’,‘張’、‘强’,‘廢’、‘奪’,‘舉’、‘與’,皆两句相间成韵,当作‘奪...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將欲去之,必固舉之’,按:帛书‘舉之’,字作‘與之’,‘與’、‘舉’古通用。‘舉’與‘去’正为对。后人以下‘予之’,一作‘與之’,因‘與’字叠见,遂臆改上‘與’作‘興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6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將奪之’,想尔本无‘欲’字,索洞玄本同各本有‘欲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此无‘廢之’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作‘將欲去之,必古與之’,与今本异。要之此数句,乃阐明促使事物转化之理,虽文句稍有不同,而寓意则无二致,不必改也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7_东条一堂
东条一堂云:“按《魏策》任章曰:‘《周书》曰:將欲敗之,必姑輔之;將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’注:王应麟曰:‘《周书》云云者,岂苏秦所谓《周书》、《阴符》者欤?老氏之言出於此。’朱子曰:...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7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將欲廢之,必固舉之’,帛书甲、乙本作‘將欲去之,必古与之’。帛书此句与下句‘將欲奪之,必固(帛书作古)與(帛书作予)之’重复,《老子》原本必不如此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彭耜本‘將欲奪之’,作‘將欲取之’。《吕氏春秋·行论篇》曰:‘《诗经》曰:將欲毁之,必重累之;將欲踣之,必高舉之。’亦與此词异谊同,疑亦为《老子》所出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8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興’并作‘與’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‘选贤與能,讲信修睦。’《训纂》:‘王氏引之曰:选贤與能之與当作舉。《大戴礼记·王言篇》:选贤舉能是也。舉、與古字通。’《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第四句帛书甲、乙本‘將欲奪之,必固(当为‘古’,为‘姑’之假)予之’,今本‘予’字作‘與’。虽‘與’、‘予’二字义同,兹因前文假‘與’字为‘舉’,此当从帛书作‘予’字为是...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从帛书经文分析,《韩非子·喻老》所引只前三句,即‘翕之張之’、‘弱之强之’、‘取之與之’,未引第四句‘奪之予之’,马叙伦谓引无‘廢之興之’,不确。‘取之與之’,即《史记·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將欲奪之,必姑予之”。“奪(简作夺)”,《说文》云:“奪(今简化作夺),手持隹(鸟之短尾)失之也。从又奞。”段玉裁注云:“‘手持隹失之也’,引申为凡失去物...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將欲去之,必姑與(今简作与)之”。张松如校为“去之”甚是;而校“姑與(简作与)”为“固舉”,则不确也。劳健、高亨、冯达甫等,虽然看出通行本作“興(简作兴)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此,而《甲本释文》“古”径直作“固”,则误;乙本损缺“予”后“之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甲本。想尔本无“欲”字,“古”作“固”,“予”作“與(简作与)”,謂...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此二句作“將欲癈之,必固興之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”。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取’,一作‘奪’,非古也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无‘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’两句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引同此(傅奕本作‘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’)。”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將欲奪之,必固與之’,按:‘奪’,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引《周书》作‘取’。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引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36_03_校笺_03_劳健
劳健云:“‘必固興之’,‘興’当作‘舉’,叶下句‘必固與之’。古‘舉’、‘與’字通。如《礼运》‘选贤與能’,《大戴礼记·王言篇》作‘选贤舉能’,是也。疑此字本亦作‘與’,后人不识‘...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云:‘故曰知與之为取,政之宝也。’《索隐》:‘《老子》曰:將欲取之,必固與之。’看《史记》用‘故曰’云云,疑‘與之为取’即本之《老子》‘將欲取之,...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4_吴云
吴云云:“河上公本‘將欲弱之’作‘使非弱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9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拾”(shí,是执切,上古禅纽缉部【zǐop】),收敛、收拾之谊。《广韵·缉韵》:“拾,收拾也,敛也。”则與“翕”之收敛、閉合义同。《尔雅·释诂上》:“翕,合也。”...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河上注曰:‘欲使遇祸患;’似河上作‘使’字,然河上注下文‘將欲廢之,必固興之’亦曰:‘欲使其骄奢至危也;’是河上以‘欲使’云云释‘必固强之’、‘必固興之’之意,经文...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20_陈奇猷
陈奇猷云:“‘固’,当以读‘姑’为是。《说林上》:‘《周书》曰:將欲敗之,必固輔之;將欲取之,必姑與之。’用‘姑’字可证。”尹振环云:“甲、乙本皆作‘古’。《说文》:‘姑,····...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查道藏河上公本及王羲之本(古棣所謂“河上公古本”)皆作“將欲弱之”。吴云所见本当是宋刊河上公本(影宋本),但宋刊河上公本作“將使弱之”,而不作“使非弱之”。“弱”:形容词用...